第569章 我是个成年人了(1/2)
第569章我是个成年人了
这还真是让卫东的老本行:“就这批船,进来的时候劳森就跟我说过,他知道的做法是拆解为船体、引擎分开报关,税务就是12%,引擎是8%,这个做法是非常合理的避税,比整条新船进来30%的税低得多。”
可让卫东精准的全部按照合资企业自用二手设备捐赠免税,这确实是今年没有的进口税种。
既没有拿进来卖给谁,也不需要外汇。
“我走免税不是为了省钱,而是省掉整件事,因为这批船都是价值很低的二手货,要是算调节税很麻烦,这说明什么呢,我很懂税法,现行的几本税法手册,估计税务机关的人都没我翻得熟,但你经手过贸易公司、船务公司,各家公司我们的税款有过哪怕一次减免避税没”
吴生云当然清楚:“包括经开区的报税都在市里面列得清清楚楚,生云一直认为大哥是清醒谨慎,不要被抓住任何把柄。”
经济开发区招揽客商的最大杀手锏就是各种税务减免。
让卫东却基本不沾这玩意儿,该缴交的不贪便宜,账本清单更是明细去向明明白白。
最大手段当然是因为从东升贸易到各家公司,基本都没啥盈利,赚的钱全都“投资”建设了嘛。
账上基本没啥盈余,所以需要交纳的税额就很有限。
普通的基本税种交满都无所谓。
再说这会儿对刚刚萌芽的民营企业也没那么多复杂的税种。
让卫东点头:“这就是我说的重点,在我们这里,就算你今天用的是合理避税手法,哪怕过几年改了规则,还是会倒过来算你是偷税漏税,就算你有百般说法是合理的,给你一句处心积虑的恶意避税罪加一等,恐怕还是乖乖的认了好。”
吴生云都忍不住仰头了,满脸写着还能这么玩!
让卫东习以为常:“这就是刚才我给你说的重点,你有没有破坏公平,又或者干脆说你有没有挡住有些人的道,不要单纯的用商业法则那套来算内地的做法,有人选择抱紧zf关系,有人更愿意和谁投其所好,还有人拼命给自己拉地位名声,我说都不如看看做的事情,是不是给了大多数人好处,你回想下,我们从卫生巾生意开始,是不是就是尽可能让更多人有工作,让更多人能用上卫生巾,顺着这个思路,你就知道我们以后要做多大了。”
如果说十几秒前,吴生云还有种看见真相的皱眉,这还能怎么做生意
寥寥数语后,仿佛突然看见海阔天空,他脸上表情都全面展开,还有点笑的再伏下去:“生云明白了,感谢大哥指点。”
都有点传统底子,让卫东没法跟沈老三说,那家伙的心眼根本不会放在生意上。
其他人说实话也没到让卫东可以这般交代的地步,也笑着拍拍他的肩:“可做事哪有周全的,成事还在天呢,也不排除我们做好了,谁看见觉得换谁都行,非要谋了去,所以如果未来我要是出事,小沈应该会想方设法保得家人平安,你尽量给家人保个衣食无忧就好。”
这才是强者该有的态度,哪怕知道前面刀山火海,也敢去。
吴生云重重的磕头说是。
所以让卫东笑着叫他起来,还指给小蝶看:“记住以后要听吴叔叔的话。”
女娃一直默默看着,只伸手抱紧父亲的脖子。
吴生云深深的把这一幕看了看,开始询问窗外那一大片港商建筑都在纷纷封顶的情况。
这里相当于是沪海电子产业园的低阶版,酒店是四星,写字楼面积小点,商业中心也是单体楼,上面同样算商住,四栋住宅楼现在已经打出了港珠园的招牌,准备卖888元每平米。
市里面在让卫东这开小灶补课的协助下,就不会觉得港商来修的小区有多了不起,腹诽凭什么要卖888,施工建材跟动物村也没啥区别。
更不用说地段也不是什么最热闹繁华的市中心。
总之是得防着资本主义商人狮子大开口。
港方商务代表也察觉到这个情况,他们修住宅完全不可能像在hk那么暴利。
一来有让卫东这样的本地承建商、开发商导致成本透明,很难搞出什么附加值。
二来当然是内地土地面积比hk那弹丸之地还是要容易扩张些,更难从高价土地上去讲故事。
所以据说已经在考虑商量要把所有建筑都朝着商务楼转化,未来再投建,也尽量以商业地产为主。
可让卫东又推动了在北区繁华路段的那个地块搞商业地产还要带超市,未来也不会让港商地产独占鳌头。
本来八十年代引进港台,还给了最好的地块最好的政策,除了希望他们投入资金,也是为了学习汲取他们的先进经验。
现在让卫东自己都有钱又知道大概怎么搞,为啥还要非得当这茬韭菜呢。
就他在,一比较就觉得找不找冈山也无所谓。
吴生云听得很细致。
他在经营管理上,明显比让卫东强,现在让他管船务公司,也是给他个小分支公司练手的意思。
让卫东知道自己没有这种全面管理的能力,做好船长指方向的活儿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