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她的听障男友(49)(1/2)
周六下午秦臻陪徐延青去检查耳朵。
趁徐延青在检查,秦臻问医生:“如果植入人工耳蜗,能改变他现在的损伤情况吗?”
“改变不了,像他这样的情况,损伤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医生说:“植入人工耳蜗的确方便,但是还是看患者本人的意愿。”
医生觉得像徐延青这种,大概是不愿意植入人工耳蜗。
因为人工耳蜗并不是全部植入到大脑皮层,其中也有体外部分,而且有些人工耳蜗的处理器比助听器还要大,佩戴很明显。
“但不论是植入人工耳蜗还是佩戴助听器,都没办法修复他的听力损伤,只能做到不让损伤加大。”
秦臻问:“那他未来,会有全聋的风险吗?”
“有这个可能。”
医生这时指了指秦臻脸上佩戴的口罩,说:“如果私下相处,尽量不要戴口罩和他沟通。”
“口罩会影响一部分声音的传播,很容易让他听不清听不懂。”
秦臻愣了一下。
不过徐延青平时在实验室的工作都需要佩戴口罩,那这一点应该对他来说不影响。
很多人都以为听障人士佩戴助听器就和近视的人戴眼镜一样,其实不一样。
大部分听障人士很多时候不是听不清,是听不懂。
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很神奇,听障人士在没有健全耳朵的帮助下,大脑很难处理各种声音的信息。
而助听器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能帮忙放大声音,但并不能“一键修复”。
徐延青是属于语前失聪,而且很晚才开始佩戴助听器。
医生曾经也和秦臻说过,他以前的听力损失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是因为劣质助听器的佩戴以及干预过晚才导致听力损失加重。
他现在说起话来非常流利,说话的语序也和正常人无异,就能说明曾经的他为了练习说话付出了多少努力。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少说长句子,也习惯把长句断成短句表达。
从前的徐延青话少,甚至有些孤僻。
就连现在他也不太喜欢出门。
因为公共场合各种背景噪音一股脑朝他涌来,他的大脑很难全部一下子进行处理,还要努力分辨她说话的声音。
秦臻总算明白为什么在外面,他总是紧紧地贴在她的左侧,说话时也总是盯着她的嘴唇。
他在秦臻的面前总是很依赖助听器,一直戴到睡前才取下。
秦臻站在等候室,思考了许久。
等徐延青出来时,秦臻就站在窗前等他。
“等很久了吧。”
徐延青走过来。
秦臻放缓了说话速度:“检查的怎么样?”
“和上次没什么区别。”
秦臻问:“你有没有考虑过要植入人工耳蜗?你的语言底子很好,医生也建议你去做,你想做吗?”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是有区别的。
助听器是将声音放大,使用效果取决于用户自已的残余听力能力。
人工耳蜗是对人的神经细胞进行电刺激,跨过声音转换为神经信号的过程,相当于完全代替用户的听觉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