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请妙玉(上)(1/2)
又过了两日,渐已入冬,下起一场小雪。
待雪停未化,冬日高起,林思衡便又往林家,顶着自家师父一张冷脸和两位姨娘的窃笑,用一顶青呢大轿,以出城赏景为由,接黛玉一道出城,直往牟尼院去。
这牟尼寺离城约二十里,居于一座矮山之上,山并无名,只因其寺,故来往樵夫贩徒也称其为牟尼山。
林思衡一路几次三番意图往里头钻,皆被黛玉与紫鹃合力逐出,不能得逞,只得骑马跟在轿子边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陪黛玉说说话。
待进了山道,离了城外大路,人丁稀少,黛玉方才自轿子里钻出来,内里一件江南款的月白士子服,外头因天寒,又多添了一件锦白狐裘,眼神稀奇的盯着这冬日山景左瞧右瞧,神情雀跃,愈发像是一只小狐狸。
林思衡也翻身下马,一脸热切的走进,口中招呼道:
“贤弟,冬日天寒,贤弟体弱,况且又兼路滑,贤弟可别摔了,不如与愚兄相携而行,把臂同游,一则相伴而行,更显热闹,二则愚兄也好为贤弟照应一二。”
黛玉听他这哄人的话多了,也有了免疫力,况且前几日里才因“一时不慎”,被这坏人更进一步,拢在怀里,着实“欺辱”了一回,如今正是满怀警惕,自然不听他的。
娇俏的瞪他一眼,轻轻咬了咬下唇,似笑非笑的“呸”了一声,便拉着紫鹃雪雁,也不等他,先一步就往山上去。
林思衡算盘落空,也不气恼,笑着吩咐一众随从自在山下候着,自己抬脚跟着上去。
妙玉却不知已有“故人”寻来,她进京已近一年,倒不比林思衡晚多少时候,却只待在这牟尼寺中,平素里也并不去寻什么达官贵人应酬一二。
这会儿正在后院里,一边打坐念经,一边想着心事。
自去岁冬日里料理了师父的丧事,因师父那一句箴言,留在京里,不曾扶棺回江南去,然时日渐过,也并不曾见有什么缘法寻上门来,不免心头也泛嘀咕,怀疑莫不是师父算错了一卦?
妙玉思来想去,自己在京中并无什么熟人,更谈不上有什么根脚,又何来的缘法?终究这缘法二字,虽由天定,也不该是凭空而来才是。
‘若说这京师之地,真有谁与我有什么瓜葛,哼,也不过只一厚颜贼子罢了。’
随意翻了两页经书,妙玉便又想起姑苏蟠香寺里那一桩事来,虽时过境迁,却依旧时时想起,总觉气的肝疼,常常都能将自己给怄醒。
这会儿一想起来,仍不免一阵气恼,便看不下这手里的佛经,随手卷了扔到一边去,她先前已派人回家里打听过林思衡的身份,如今自然早已清楚。
但妙玉也并没有要自惭形秽的意思,这一年里更不曾寻上门去,以图“前缘”。
只是既知林思衡为公伯贵胄,倒也松了口气,暗幸好在非真为一商贾之流所戏。
正盘腿坐的无趣,待要起身,却又丫鬟推门进来,小声道:
“姑娘,寺里的住持派人来请姑娘,说是外头有人来求见姑娘,自言是姑娘旧友,请姑娘出去一见。”
妙玉微微一愣,神色便有些古怪,因她这脾性太过清高,一向独来独往,何曾有过什么朋友?
似这等“厚颜无耻”“自诩为友”的行径,以前倒也有过一回,妙玉只听得一句,已猜出几分来人,心下略觉有些惊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