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小导演的升级路 > 第641章 戛纳前奏

第641章 戛纳前奏(1/2)

目录

欧洲三大电影节,理论上戛纳的档次要略高于另两家,商业性也更强,按说组织方应该最有钱。但现实里,人家却是最抠门的。

对于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团队,不光差旅费不负责报销的,住宿费也全部要求自理……而当地的酒店会在这个时间大幅涨价,涨幅比国内黄金周的景区宾馆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着名的卡尔顿丽晶酒店为例,人平时基础房型差不多是七百欧上下,而在电影节会飙涨到2500欧……喔,这家主打高端奢侈的酒店,操作其实特俗。比如他们还推出了明星专属房,什么范爷专属,一晚报价欧,据说就算范爷本人来住也得给钱。当然,人一般都是品牌方买单。

这要让陈燔来出主意,肯定会建议他们搞一个寡姐专属套房,里面放满一整缸的原味洗澡水,兴许NBA那个姓杜的家伙直接就敢包年……

这也是为啥穷逼独立电影人一般不会去戛纳——一方面人家确实对新人不友好,另一方面就这消费水平,人来住上一周的花销,够人上一整部的电影。

更少有人会在电影节从头待到尾,范爷也是就走了个开幕式红毯,第三天参加了一个叫《特工355》的电影发布会,之后扭头回国内参加了另一部片子的开机。

就是《手机2》。

当然,现在还不到吃瓜的时候,陈燔另有自己的活儿要干。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比以往提前了大约一周开始,评委的也提前开始工作。按着戛纳的惯例,预审是电影节开幕前四周启动,在开幕前评出入围名单。

而主评审团成员会在开幕后的前五天里观看成片,但这期间禁止交流。五天过后,大家会根据影片的类型、题材、技术手法等等进行为期四天的分组讨论。直到闭幕式前两天,所有评审团开闭门大会,逐片探讨辩论,最后匿名投票,评出各大奖项。

在这过程里,所有的评审团成员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无线电屏蔽,进出严格受限,泄露讨论内幕的将面临牢狱之灾以及巨额罚款。

因为这项规定,公关活动只能在评委名单公布到开幕仪之前的几周内搞定,而且理论上还不能和人直接发生接触。

所谓的公关活动针对的是提名,而非直接塞钱给评委。嗯,起码2018年这个时间点是这样的。

从成片的质量上来说,陈燔的这轮公关是可以省下的。

但并没有,老白男还是兢兢业业的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每年会有一两千部的电影报名参加,但最终入围的也就二十部上下。所以真正在电影节首发的少,除了本土电影外(规则限制),大多影片都会选择在自己的国家上映,收获了一定的成绩后(口碑/或者票房),再送审。

显然,《寄生虫》没法走这条线路。

如何让评委关注到一部还没上映的、母语又非欧洲语系的电影,这是依旧是件花钱的事情。

于是在老白男的运作下,陈燔这个名字开始隔三岔五的出现在一些专业媒体上。

比如什么《欧洲三大电影节、各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大盘点》(陈燔是最年轻的柏林银熊导演奖获得者)。

还有他过往的一些作品也被翻了出来,有事儿没事儿让人拿来和最近上映的电影做对比或者做举例。

还有让人在《解放报》上解放报》发表某匿名人士的公开信,标题《致戛纳:被忽视的亚洲叙事》。

写稿的,也都是那种收费上千欧的资深影评人。

当然,过万的那种也有,不过人收得不是稿费,而是以商务宴请等形式......从这点来说,就没有国内赠送什么奇石、天珠的方式来得高雅。

(注:功夫皇帝好像入住抖音了,很可能会带货一波天珠之类的藏传古玩,别上当......喔,你们都是看免费小说啊,那没事了,就当看个乐子。)

陈燔这边也要献身配合。.

话说这每年的电影节,都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组织来坎城化缘——啊不对,是来宣传人家的理念。

比如关于xx权保护的(其中90%都是不干事的,剩下的10%里又有90%是不干人事的),环保组织(这个成分更复杂,更加不能轻易碰),还有宣扬各种宗教理念的(多半神棍骗钱,少量神经发病,还有玩邪的......最不能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