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董事会的风暴(1/2)
林轩掷地有声的陈述,如巨石投湖,涟漪在每位董事心中久久回荡。
全息屏幕上,那“危机预演图”虽已切换,其冰冷寒意却依旧弥漫。
长久的寂静后,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果然是约翰·汤普森。
这位华尔街资深投资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震动。
他湛蓝眼眸重新聚焦林轩,语气虽不像之前咄咄逼人,质疑与审慎却丝毫未减。
“林,”汤普森声音略显沙哑,尽量平和客观。
“我必须承认,你所描绘的‘未来危机情景’,确实令人警醒。”
“作为启明芯董事,我们有责任考虑所有潜在风险。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速加快,逻辑清晰地开始反驳:
“——但是,我们同样不能被‘最坏可能性’的推测,而冲昏头脑,做出可能损害公司根本利益的决策!”
“你展示的那些‘危机’,恕我直言,很大程度上基于悲观,甚至带有某种‘阴谋论’色彩的假设。”
“国及整个西方世界,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科技进步和全球化分工,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任何试图通过行政或政治手段,强行割裂全球产业链、打压特定企业的行为,最终都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得人心,也难以持久。”
汤普森摊了摊手,露出一丝职业性微笑,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或许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个别政客会出于短期政治目的,做出不理智举动。”
“但我们不能因此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就彻底否定过去几十年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全球化商业模式,不是吗?”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其他几位西方背景董事,似在寻求支持。
“更重要的是,林,”汤普森语气再变得严肃。
“你提出的‘开天计划’,规模之庞大,投入之惊人,已远超一个商业公司应有的范畴!”
“1500亿美金!这几乎是启明芯过去数年净利润总和!”
“我们的股东,特别是那些远在华尔街的Lp们,他们投资启明芯,是看好我们在芯片设计和操作系统领域的创新,为获丰厚财务回报。”
“他们可不是投钱让我们去执行一项几乎等同于‘国家级’的产业复兴计划!”
“启明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卓越研发团队,轻资产、高效率运营,及对市场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我们是全球顶级的‘Fabless’设计公司,领先的软件和生态平台公司。”
“但我们绝不是,也不应试图成为像三星那样无所不包的垂直整合巨头。”
“更不该去碰那些重资产、高风险、回报周期极长的晶圆制造、甚至上游材料和设备领域!”
“那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足够积累!”
汤普森越说越激动,声音也随之提高:
“我们不能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方式,去挑战全世界最顶尖的专业供应商!”
“这不仅成功率极低,更会极大分散精力资源,让我们在原本领先的领域,反可能因投入不足而被对手追赶甚至超越!”
“而且,”他话锋一转,抛出另一尖锐问题。
“林,你有没有想过,如此激进地、旗帜鲜明地追求‘全链自主’,甚至试图在每一核心环节都取代西方供应商,”
“这本身就会被国及其盟友视为一种直接的、带有敌意的挑战?”
“这会不会反而加速、甚至催化了你所担心的那些‘危机’的到来?”
“我们这样做,究竟是在‘未雨绸缪’,还是在‘主动引火烧身’?”
另一位代表欧洲某养老基金的董事,一位头发花白、神情严谨的老者,此时也微微颔首。
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汤普森先生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林总,我们都钦佩您的远见和魄力。”
“但是,商业决策终究要回归商业逻辑。”
“全球化分工与合作,是过去几十年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试图在每一环节都实现‘自主’,不仅经济上可能极不划算,技术上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其自身的技术壁垒和生态系统。”
“我们启明芯,即便再强大,也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全能冠军。”
“是啊,林总,”黄耀龙身边一位负责启明芯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副总裁,此刻也忍不住插话。
他脸色有些发白,显然被“开天计划”的激进程度吓到了。
“目前我们和三星、LG、索尼以及各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供应商,都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虽然在价格谈判上时有摩擦,但总体而言,供货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我们现在就摆出要‘全面取代’他们的姿态,恐怕会立刻激化矛盾,导致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们进行反制。”
“到时候,不等我们的‘开天计划’开花结果,现有的供应链恐怕就要先出大问题了!”
一时间,会议室内,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
这些董事和高管,并非都是短视或缺乏远见。
他们中许多人,也隐约感受到未来全球地缘政治和科技竞争格局中可能出现的变数。
但是,林轩提出的“开天计划”,其规模之宏大、投入之决绝、以及对现有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他们能够接受的心理阈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