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产业链重塑,“东方屏”联盟的虹吸效应(2/2)
他知道,这些供应商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对高丽双雄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启明芯必须巧妙地利用好这个机会,建立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固可靠、且不受制于任何单一国家或企业的全球化、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在他的指示下,赵晴鸢和黄耀龙团队,开始以“东方显示技术联盟”的名义,与这些蜂拥而至的供应商们,展开了一轮轮复杂而精密的商业谈判和技术评估。
谈判的核心原则,正如林轩之前所定:
对于那些在困难时期给予过支持的、或者技术实力确实过硬、并且愿意与启明芯深度绑定的核心伙伴,给予最优先的合作地位和最优惠的商业条件,将其打造成“东方屏”供应链体系的“铁杆盟友”。
对于那些“见风使舵”的日韩供应商,则采取“既用又防”的策略。
可以利用他们的现有产能和技术来满足短期需求,但必须在价格、账期、技术转让、甚至交叉持股等方面,争取到对启明芯最有利的条款,绝不让他们轻易“搭便车”。
同时,大力扶持和培育华夏本土的显示产业链配套企业!
无论是驱动IC、偏光片、光学膜,还是更上游的靶材、电子气体、高纯度化学品……只要国内有企业愿意投入、有潜力突破,启明芯和华耀光电都会通过技术支持、订单倾斜、甚至直接投资等方式,全力帮助他们成长起来!
目标是逐步降低对进口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的依赖,最终实现“东方屏”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全面自主可控!
这场围绕着“东方屏”供应链的重塑,如同一次精密的“外科手术”,在林轩的亲自操刀和赵晴鸢团队的强力执行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其带来的“虹吸效应”,是极其显着的:
全球顶尖的显示技术人才,开始加速向启明芯、华耀光电以及“东方显示技术联盟”的核心成员企业流动。
许多曾经在三星、LG或东瀛显示巨头工作过的资深工程师和科学家,被联盟展现出的创新活力、开放心态和光明前景所吸引,纷纷“跳槽”而来。
最先进的显示制造设备和核心材料,开始优先向“东方屏”联盟的产线供应。
华耀光电在京城和国内其他几个城市规划建设的数条全新AMOLED生产线,其设备采购和材料供应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建设速度和技术起点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全球资本市场,也对“东方显示技术联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除了启明芯自身的巨额投入外,越来越多的国际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甚至主权财富基金,都开始积极寻求投资联盟内的优质企业,进一步加速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壮大。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高丽三星和LG显示业务的日益窘迫。
在失去了对上游核心供应商的绝对掌控力之后,他们不仅面临着成本上升、技术迭代放缓的压力,更糟糕的是,其内部军心涣散,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原本计划投入巨资建设的下一代显示面板生产线,也不得不因为市场前景不明朗和资金压力而被迫推迟或缩减规模。
曾经不可一世的“面板双雄”,在全球显示产业的版图上,其光芒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
“东方屏”联盟的虹吸效应,正在从根本上瓦解着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
林轩站在启明芯香江总部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窗外川流不息的维多利亚港。
他的手中,正拿着一份由秦明远和王东明联名提交的、关于华耀光电第一条全自动化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量产、良品率稳定突破85%的喜讯报告。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产业链的重塑,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显示面板只是第一步。”
“图像传感器、存储芯片……以及那些更上游的‘硬骨头’了。步伐也要加快了”
“开天计划”的棋局,正在按照他的剧本,一步步地稳健展开。
一个由启明芯主导的、真正自主可控的、并且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华夏高科技产业链集群,正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