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寺(1/2)
农耕寺
“汉朝中外戚王莽篡位,于土地制度方面实行‘王田制’,将土地收归国有,后按照人口划分,再规定土地不允许买卖来试图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想法。
但当时土地在地方豪强手中,那些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利益让出去,再加上后来官员办事不力,土地划分的不匀。最终不仅没有达到他的想法,反而加剧了时局动乱。
太祖开国之时,在土地划分上也有参考‘王田制’。将一部分土地划分给开国的功臣,其余皆分给百姓。
最一开始这种政策确实有效,但是后来地方势力借着地势遥远互相勾结,明面上一套背地里做得又是另外一套。以至于将山乱象横生,百姓食不果腹卖儿卖女以维持生计。
灾荒年间偏远地带也曾出现过百姓易子而食的惨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无水却不能行,一切重在百姓。
我会去一趟江南,将地方沉疴除去,而你要告诉我倘若沉疴去除,你该当如何?”
云和月回想起父亲辞官,及时烟絮这次找她过来,想来江南一事时烟絮应当希望她参与进来。
她的想法向来齐,但想起来眼前这位以及皇位上那位都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人,便觉得万一呢!
“大人想除地方豪强,倘若已经将那些人除去,那何不将耕地全部收回朝堂?
既已设立御史台、转运台、大理寺,那不如再设立一处,只管理耕地。
将土地全部收回,士农工商唯有农可得耕地,耕地按照丁口来得。倘若那人入了朝堂或者入了工商便将田地收回朝廷,待到来日重新分给其他人。”
“朝廷设了农耕寺,但朝廷看到的农田并不多,它养活不了京城更养活不了天下。待到来日施行起来便还是各地官员,现在官员能和地方势力勾结,那么你以为这政策又能施行几年?
再则耕地划分若是误了农时,那便是又一处乱象。
如何按照丁口来得?一个人得了半亩的耕地是得,一个人得了全部的耕地也是得。
待到那时又当如何?”
云和月知道简单的概括不可能打动眼前人,但全部的策略又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说完的,便只能将他想要的说出来。
“农耕寺设立在朝堂及各个地方,以农耕寺来制衡地方官员,两方互相监督。再令朝堂中的农耕寺官员同转运使一样往地方去检查,来达到制衡的目的。
既然按照丁口来得,那便将每丁口能得田地划了上限,农耕寺每隔四年一查。不是农户者则收回耕田,收回耕田的同时将耕田重新划分,时节便订在春耕之前。
待到几年后良田劣田都有人盯着,再在各地农耕寺设立检举处,以便百姓可以时时检查。这样田地便很难落入权贵手中。”
云和月不知道她说得这些于时烟絮来讲如何,但是他让她将她的这些想法写成策论。
策论很长,她已经写了几页纸。
云起来寻的时候就看到了满地的纸,看完纸上写得内容。
云起:……
云和月见他看自己的策论,擡头看向他:“爹!你看我的策论如何?”
云起:“你可着自己家霍霍,完了再问我如何?”
“啊?”
想起来了,自己家先祖也是开国的功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