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美貌权臣揣错崽了 > 第22章 第 22 章 永远护着阿淮

第22章 第 22 章 永远护着阿淮(1/2)

目录

第22章第22章永远护着阿淮

天子病重,萧承野是建宁帝唯一的弟弟,自然是要在塌前守着。萧承野今日一早确实去了长乐宫,也想见天子之后问些事情,但是他甫一到了周氏便在天子塌前守着,他只是在宫外侯了一日,到了晚上也没能单独见天子一面。

萧承野说罢,谢少淮本来就微微蹙着的眉心能夹死苍蝇。

萧承野见青年不开心,便擡手抚上他的眉心,安慰到:“阿淮别担心,事情不是没有转机。”

“嗯,”谢少淮点点头,撑着少年的肩起身,“周氏既然想貍猫换太子,那只需找到貍猫,那这件事她自然就做不成了。”

谢少淮说罢,面色凝重,“只是。”

“只是不明皇兄的心思是吗?”萧承野随着青年站起身,看他因为这件事着急,萧承野的心也跟被麻绳揪着似得,小声劝慰:“阿淮,皇兄膝下无子,周氏是他的生母,自这些日子皇兄的举措看,他的心思并不难猜。”

谢少淮:“……”

是啊。

他们谢家遭无妄之灾,自五哥被罢职后诸多举动,便不难看出来建宁帝对他们谢家的态度。

话本里说,建宁帝会在琢州起义大规模爆发之时和舅舅和解,萧承野此时并无动作,琢州的起义也只是小打小闹,可见这时候并不是话本的尾声。

天子此时沉疴难起,怕是以为自以为时日无多,那周氏想立一个傀儡,这件事很可能得到了他的默许。这件事之后,天子和傅家的矛盾必然激化,最后在话本快结束的时候言和,一切都说的通。

谢少淮捏了捏眉心,长吁一口浊气,此时此刻,他竟找不到一个可解谢家局势的办法?既定的命运像是一座无形却压在他身上的大山,任他作何反抗,那座山都不动分毫。

“不管怎么样,尽力便是,”谢少淮衣袖下紧握的拳倏然放松,他掀了掀眼帘看着身边高出来自己半头的男子,言语间多了几分恳求:“殿下,这件事耽误不得。”

谢少淮说罢正色向萧承野作揖:“不管陛下心意如何,这件事不可让周氏做成。”

“阿淮这是做什么,”萧承野扶着青年的手腕,满脸心疼地看着他:“小王与阿淮已有夫妻之实,自当同甘共苦,阿淮放心,小王已经差人去查周氏找的孕妇了,想来不出几日,便能得到确切消息。”

谢少淮点了点头:“多谢殿下。”

几日后,不等萧承野的暗卫查到周氏所找之人的消息,自冠英侯嫁女前,天子下令宣周崇和谢家二郎挂职去琢州平农民起义的事情提上日程。当天谢少淮随谢父谢母一起送二哥出征,一路送到了长安城外。

此去平乱,朝廷仅派出两万步兵,光是在路上就要走一个多月。这一来一去少说也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不等,谢家如今仅剩谢父手中还握有实权,但长安的实力如何能渗透到琢州?

谢二郎此去凶多吉少。

浩浩荡荡的守卫军踏出长安城门,谢少淮单乘一匹马儿,待送行的大臣都返回,才急匆匆地追上谢二郎:“二哥。”

谢二郎随着主将周崇一同骑马领队,踏踏的马蹄声遮住了谢少淮的声音,待谢少淮追到跟前,谢二郎才注意到青年,连向一旁的周崇请示,随后才调转自己的马,与谢少淮接应上:“六郎?”

谢少淮:“出了长安便再没了亲人,二哥要多多照顾自己。”

说着,谢少淮那出萧承野早写好的亲笔书信拿给谢二郎,压低的声:“这是梁王殿下的亲笔书信,琢州有卫将军在,若有危险,二哥可带着这封信去求助卫将军。”

谢二郎接过书信,并没将心思放在信上,而是蹙眉看了看谢少淮:“阿淮,你和梁王殿下?”

谢少淮:“我与殿下没……”

谢少淮还没解释什么,又见他身后,一匹棕红色的汗血宝马追了上来。

“少淮兄!”

谢少淮:“……”

长安城外送行的百姓还有三两围着出行的军队,谢少淮不便和二哥多说什么,眼下萧承野追了上来,他再多解释反而显得有些欲盖弥彰:“二哥保重。”

谢二郎点了点头,随后收好了书信,转身追上军队。

谢少淮掉转方向朝着萧承野而去,待与少年碰头,谢少淮有些不快道:“殿下,城外人多眼杂,您追上来作甚?”

萧承野:“。”

这几日谢少淮忙着谢家二公子出征的事情,好几日没和他见面了。

萧承野勒紧缰绳,马儿踌躇两步,在谢少淮身边停下:“有好消息要告诉阿淮,那‘貍猫’小王找到了。”

“还有……”萧承野说罢,见谢少淮脸色不太好,心虚地低了低头:“阿淮这几日忙的紧,小王实在想念你。”

谢少淮:“……”

谢少淮蹙了蹙眉心,没再说什么,想来萧承野在周氏那边,也同样是个卧底的身份,只是太多引人注目不太好,周氏也不见得多萧承野多信任。

“殿下,回王府说吧。”说罢,谢少淮加紧马腹,朝着梁王府方向去。

萧承野:“好。”

萧承野紧随其后。不多时,两人一统回到王府。

-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的探子进了宫。

慈宁宫的周氏方从长乐宫回来,殿内的小太监便将探子带了进来。周氏的眼线遍布长安,萧承野是她要用的人,自然也时刻关注着少年的动向。

探子:“禀太后娘娘,梁王殿下和谢六公子并未多言,送走了谢家二公子后便一起回了王府。”

“哀家知道了,”交椅上的妇人闻言捏了捏眉心,随后示意探子下去。

这时慈宁宫的管事太监上前,跪在地上给妇人呈上清茶:“娘娘,这梁王怕是被那谢六郎迷了魂,娘娘交代他的事情,他怕是难做好,奴才倒是有一人……”

妇人闻言睁开了眸子,冷道:“哀家还用你提醒?”

周氏叹了口气:“若不是皇儿病危,哀家何故要动谢氏一族?周家这几个没用的东西,若能有谢二郎一半的才能,哀家至于做这个千古罪人?”

“都是奴才多嘴,”

周氏:“去请国师,哀家要为皇儿炼丹。”

“这……”太监闻言,不由发怵,“娘娘,陛下的身子……当务之急,您还是要多保重自己的身子啊,以心血炼丹,恐伤您的凤体啊。”

周氏幽幽叹了口气,双手贴在心口,无奈道:“只要皇儿渡过此劫,哀家就是死了又有何妨。”

“无需多言,速速去请国师。”

周氏和谢傅、卫家一样,都是先帝在位时为了推翻先皇后外戚而一手提拔的人。在建宁帝身子还算健康的时候,三党相互制衡还算平衡,可如今建宁帝病危,周氏掌权,就算萧承野真心想帮谢少淮,没有卫家的帮助,想要助谢少淮推翻周氏,几乎不可能。

萧承野给舅舅写了信,说明长安的情况,却遭舅舅拒绝,最后他也只是让破玄顺着周氏党羽的动向,在长安城外不远处的吏阳郡,找到了曾经在周氏身边伺候过的一个嬷嬷。

而那个嬷嬷有一个女儿,并未嫁人却身怀六甲,不满一月便要生产。

想来,这个孕妇就是周氏口中陛下临幸过的女子。那女子尚未生产,不确定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但这也不影响周氏再去找个男婴。

萧承野顺着这对母女再找下去,果然又在同系的家族里,找到一个刚刚产下的男婴。

书房内,谢少淮听完萧承野的话,悬了多日的心终于能落下一点。

谢少淮抿了口茶,眉心微微一紧:“这么说,那男婴很有可能是周氏准备的后手?”

“应该是,”萧承野:“若是能将这件事闹大,周氏的计划一定会落空,到时候就算陛下有意再动太尉大人,怕也是要先处理这件事。”

谢少淮不置可否。

谢少淮将茶水放下,擡眸看着身侧的少年,思忖少顷,问道:“殿下,那日少淮听太后所言,先太妃曾受太后所救,周氏对殿下有救母之恩——”

谢少淮话说到一半,剩下的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阿淮,勿要提这些事了,”萧承野有些内疚地垂了垂眸:“太后娘娘对家母有恩,之后小王定会报恩,且太后娘娘是陛下的母亲,就算这件事失败了,也不会伤及性命更不会连累到周家,可谢家不一样。”

萧承野说的没错,若新君登基,谢家傅家这两个不确定因素,一定是周氏必除的——但周氏对萧承野有恩,萧承野竟愿意为了他背叛周氏。

谢少淮看着神色凝重的萧承野,似乎能感受到少年背刺恩人的内心煎熬。

谢少淮知天子最后会与舅舅握手言和——可诡谲云涌的权斗之下,要有多少条人命被一笔带过?这里面有没有他谢家一族的性命,谢少淮不得而知。

“那便不提了,”谢少淮走到萧承野身前,给他正了正衣领:“殿下,谢谢你。”

谢少淮一时有些恍惚,萧承野如此重情之人,究竟为何要谋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