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给起义军封个王(1/2)
第29章第29章给起义军封个王
谢少淮领命出巡头一日,前月自长安领兵去琢州平叛起义军的谢二郎带着用战俘交换回来的周崇,回长安请罪。打了败仗,按照以往的惯例,削去职位事小,若情节严重,恐一家老小都不得保命。
谢少淮怕天子迁怒,一早在长乐宫候着,正午十分,守卫军压着谢二郎和周崇进宫面圣。
果不其然建宁帝发了好大的火,草草将两人的官职卸了,贬为平民。
琢州的情况谢少淮并不知情,也不好为兄长说话,只能等兄长回府后再做打算。酉时过后,谢少淮按点出宫,却在午门前见了穿戴礼服的萧承野。
少年素日来接谢少淮,喜穿一身玄袍,头发大多束着马尾,每个正行。今日不仅穿了亲王服侍,还戴着冠,显然不是过来接他的。
“阿淮,”萧承野奉旨进宫,是要去见建宁帝的,来到午门的时候,刚好见谢少淮到了回家的点,便磨蹭了一刻钟的时间,果不其然,让他等着了。
萧承野上前,“今日皇兄有事召见,为夫不能和阿淮一起回去了,青松已经在等着了。”
说罢,萧承野上前,贴着青年的耳侧道:“二哥的事情我都听说了,阿淮不必担心,一会儿夫君向皇兄说说好话。”
谢少淮:“……”
少年时常莽莽撞撞的,这些日子却可见沉稳了不少。
谢少淮点了点头,“陛下晌午发了好大的火,殿下、看情况吧,别再惹陛下生气。”
萧承野改了称谓,整日“为夫”“为夫”自称,谢少淮却有些臊得慌,说不出口。
“知道了。”少年快速在谢少淮脸上啄了一口,丝毫不顾身边一众护卫:“那为夫先过去了。”
“去吧。”谢少淮说罢,便朝着午门外走去。
-
萧承野目送青年离开,这才朝着长乐宫的方向去。
彼时长乐宫,建宁帝刚发完一通火,刘卿恭敬地侯在天子身边:“陛下,气大伤身。”
建宁帝拜拜手:“朕其实没生气。”
说着,建宁帝示意刘卿将长乐宫的门关上,随后他便从龙椅上起身,走到窗前。
“这次出征,本就是朕的错,”建宁帝甫一说罢,去关门的刘卿便急忙上前道:“陛下您是天子,天子怎么会错?”
建宁帝:“……”
建宁帝不欲和刘卿多嘴,便道:“迷信——梁王来了没,朕还有要事问他。”
建宁帝话音刚落,萧承野刚好过了清明门,到了长乐宫前。
刘卿顺着窗户,远远便瞧见了梁王,道:“陛下,梁王殿下过来了。”
萧承野上次进宫,还是皇兄与他商议平叛琢州起义之事,他没有答应皇兄,皇兄也没责怪他。今日宫里人来传话时,并未提及皇兄找他何事。
萧承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谨记谢少淮和他说的话,进殿后,萧承野规规矩矩地给上座的天子叩首:“臣弟——”
长乐宫内,建宁帝表情一改方才的松弛,不过刚过了弱冠年纪的青年天子,略带着些稚气的面孔上,隐隐带着几分帝王的威严。
建宁帝不茍言笑,擡手示意地上的少年:“起来吧,刘卿,赐座。”
“是。”
萧承野也听说建宁帝因为谢二哥和周崇打了败仗的事情生气,眼前天子又一脸严肃,可见震怒不假。
萧承野回礼,在天子身侧落座:“皇兄,涿州的事情臣弟都听说了……”
“你既知道朕的心事,又为何不愿领兵?”建宁帝捏了捏眉心,乌瞳垂下,冷冷看着殿下的萧承野:“罢了,朕今日来找你是有别的事。”
说罢,建宁帝没心思看萧承野那副垂头丧气的表情:“你们都退下。”
待长乐宫的众多宫女太监散去,建宁帝这才清了清嗓子,“琢州你既然不愿去,朕也不强求你,朕有另一件事要你去做。”
建宁帝:“朕已经问过了,先梁朝曾有例子,先乐帝为了抚恤功勋,特封平叛有功的大将军为燕亲王——琢州的起义不断壮大,皆因百姓吃不起饭,朕准备先赈济灾民,然后再……再让卫将军带着朕圣旨,招安起义军头目,封地朕都准备好了,就在长安。”
大周朝有祖训,不可封除萧氏以外的人为王。
建宁帝这几日翻遍了史书,才好不容易从先梁朝找到一例特例,既然有先例,那事情就好办了。只是这次军报,说琢州起义军为首的是有近百万的黄眉军,黄眉军已成气候,若只是封侯怕难以让其动摇。
但若是在西北驻守边疆的卫岚前去,再加上亲王的爵位,这件事十有八九能成。这件事若成了,那剩下的小地方势力根本不足为俱;百姓也能回家老老实实种田。
但是这么丧权辱国的事儿,建宁帝没有把握卫岚会干。所以他今天才把萧承野叫过来。
萧承野听完,错愕的擡眸看着上座的天子。若是他没听错,皇兄的意思是要给那起义军头目开大周朝的先例,为他封王,还要驻守边关几十载、在西北一带赫赫威名的卫家铁骑的头目,他的亲舅亲自去?
萧承野以为自己听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