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 50 章 三年之后(2/2)
青松越说越心疼,他家公子自小就这样,小时候生病了不想老爷夫人担忧就忍着,再难受也不说,只管吃药,烧的迷糊了功课也不落下;长大了又一早搬了出来住,时常在书房一熬就是一宿,还要不停的出巡,他记得他家公子前年去了辽东那苦寒之地,高烧不退,差点没能回来,时候若不是听同行之人说起来,他又怎么能知道!
好容易遇到了梁王殿下,不过享受了一年的好日子……现在又回到最初了!
青松这几日心里一直憋着,自公子和殿下闹和离之后,他就一直想不明白,公子为何非要没苦硬吃,他想不明白!他想不明白明明可以在长安待着做梁王妃,公子为何还执意要与殿下和离,去做那没人做的苦差事!
青松:“公子,您为何非要与殿下和离,您明明就是喜欢殿下的!还有小殿下,他还那么小,去了琢州那么远的地方,再相见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呜呜呜呜。”
青松是个爱哭的,他自小就跟着谢少淮,鞍前马后是个知冷暖的,谢少淮了解少年的脾气。
谢少淮放下手里的东西,擡头蹙眉看着哽咽的青松,安抚道:“我此去带着许太医的徒儿一起去,灾情严重,马虎不得,带你,只会徒添烦恼。”
至于谢少淮为何要与萧承野和离。
谢少淮没和任何人说过此事,包括母亲和兄长。
沉思片刻,他认真道:“世间还有很多事远比女儿之情更重要,还记得你十二岁那年长安外闹饥荒的事情吗?饿殍满地、易子而食,此等人间炼狱的景象,我不愿再见。”当然这些和他与萧承野和离关系不大。
谢少淮:“至于殿下,殿下他有能力平叛西北三州十几年的战乱,也是能为我大周江山社稷做贡献之人,不该困在长安。”
“好了,等忙完新政的事情,我带你去琢州找小殿下,”谢少淮淡淡说罢,添墨,认真道:“莫要再哭了,出去把门带上。”
青松揉了揉红着的眼睛,虽然没听懂公子说为何要和殿下分开,但似乎明白了公子为何要去什么彼州了,他抽噎着关上了门,看着书案前眉心紧蹙的青年,心里还是心疼的紧,“好……”
殿下也是的,说走就走!
-
三年后,长安城。
四月初长安的好多桃花梨花都开了,满城飘着香味。
青松赶着马车,从宫里往原先梁王府的方向走:“公子,您是不是还惦记着梁王殿下呢?都三年了,新政推行完也有一段时间了,您之前答应带青松去琢州看小殿下的事情还记得吗?”
青松说着,回头看了他家公子一眼:“还算数吗?”
轿子内,谢少淮一身玄绯交融的官袍傍身,发髻也梳得规整。
今日是年前派去各个郡县收税官员回长安的好日子,新政推行了三年,一年的效果比一年显著,去年收粮是前年的两倍,今年则成了六倍,折钱三十亿。
谢少淮心情不错,但听青松这么一说,心间难免泛起一阵酸楚。
挥手之间,三年的光阴已去,自上次收到梁王府送来的书信,也有半年之久了,萧澶也有一个月没给他回信了。
“那么多问题,”谢少淮掀起侧边的帘子,放眼看去,长安的街道翻新了三次有余,原先仅供两辆马车穿行的道路,此时四通八达,足足多了十几条街道,来自西域的各种工艺品、稀罕物件现在琳琅满目摆满的小市:“殿下近年战功赫赫……我倒是听闻卫将军有意再给殿下寻一位王妃。”
谢少淮淡淡道:“我和殿下那点事,陈芝麻烂谷子,不提也罢。”
说起孩子,谢少淮心情便有些沉重了:“至于阿澶,确实应该去看看他,涿州不比长安,那孩子喜欢念书,上次写信过来还说想来长安住上一段日子。”
青松也经常给小殿下写信,公子疼他,便一起送去了,小殿下每次都回他呢,那字迹叫一个娟秀:“真的吗!”
说起小殿下,青松立马把撮合他家公子和梁王殿下复合的事情抛在脑后了,主要是提了这么多年,他家公子丝毫不为所动:“那把小殿下接回来也行,琢州那么远,公子不去也罢。”
谢少淮:“……”
谢少淮:“你的主意倒是变的快。”
青松嘻嘻笑了一声,“说来,卫将军给梁王殿下介绍姑娘的事情,怎么会传到长安来?还传的有理有据好像真的似得。”
这件事青松一个月前就听说。
谢少淮抽了抽嘴角,“谁知道呢。”
两人说话间,便回到了原先的梁王府,只不过现在不叫梁王府了,改成廷尉府了。
“到家了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