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美貌权臣揣错崽了 > 第53章 第 53 章 当真只为了孩子?

第53章 第 53 章 当真只为了孩子?(1/2)

目录

第53章第53章当真只为了孩子?

萧承野说完话便朝着北疾驰而去,随后那一众玄甲骑兵也远走,青松跟着一个骑兵乘马回去,谢少淮也上了马儿追上前方的人马。

日落前萧承野待着谢少淮一行两人进了琢州城。

此刻的琢州府衙内。

琢州府衙离梁王府不远,骑马也就一炷香时间。萧承野将萧澶带走去接新的府尹,本来要带萧澶去买鱼的刘管事心里突突突跳个不停,便一早来琢州府衙这里候着。

西北气候干燥,若是在长安生活久了的人甫一到了这儿怕还难以适应,刘管事作为梁王府的管家,理应以王爷的头衔给新来的府尹送些礼物。

刘管事便将买的几条鱼拿来了,又差人备了一些长安吃的汤饼,还送过来一个厨子。府衙后院常年没人住,也该打扫。

府衙一共三进,前面的正堂是办理共事接待的地方,后面有中、后两处院落,中院子住一些衙役和一些朝廷派来的京官,后院则就是府尹居住的地方。琢州上任府尹也是长安人,但在任五年有余,卫将军在将军府旁边给人修葺了宅子,他便没怎么在府衙住过。

刘管事从王府带过来的几个小厮正在打扫后院的房间,刘管事在监工,顺便翻腾了一下院子里的花圃。

西北大多是沙土地,种不了绿植,这里的花圃一直荒废着,但是刘管事在长安待了一年,跟着“哪位”学会了料理花草,方才进了这院子他就觉得这花圃收拾出来了,种一些仙人掌也是好的。

有小厮见刘管事在弄花圃,便说了一句:“刘叔,您莫不是在长安待过便忘了咱们这儿风沙大养不活花草的,怎么捯饬那花圃来了?”

“兴许新来的人大喜欢呢,”刘管事翻完土,喃喃道:“也不知新来的是哪位大人。”

“好像是位美貌的大人,”小厮笑嘻嘻道:“方才雁门关有守卫军过来,说见了那新来的周大人,生的甚是好看,说话也轻声细语和咱们府上那些个儒生像又不像,比那些个儒生更招人喜欢。”

“周大人?”刘管事眸子淡了,也没心思整理花圃了,长安周家的人,莫不是那周小侯爷吧?

这时候前门有小厮过来喊话:“刘叔,王爷和新府尹大人来了,咱们去迎吧。”

府衙大门,萧承野将马儿停在门前,随后示意身后的玄甲骑兵先回大营。

这时候谢少淮也赶了过来,后脚带着青松和他们包裹的骑兵也赶上。谢少淮下了马儿,朝着萧承野哪里看了一眼,萧澶倒是对他挺好奇的,下了马儿便朝着他这里看了好几眼。

青松被马儿颠的喘不上气,甫一下了马儿就开始干呕。

谢少淮朝萧承野作揖,随后取了自己的行李,还给青松顺了顺气:“多谢王爷相迎,今日天色不早了,改日下官再去王府拜访。”

谢少淮说罢,萧承野冷冷朝着他看了一眼,这时候府衙内的刘管事和一众小厮出来。

刘管事以为来的是冠英侯府的人,结果一出门,那张熟悉的面容赫然就在他面前,他呆滞地看着门前的青年,又看了他身边他家殿下,竟一时失了礼数:“王、王爷府尹大人的后院都打扫完了,老奴还自作主张给府尹大人买了几条鱼……”

谢少淮向刘管事作揖:“多谢。”

谢少淮说罢,便带着自己的包裹和青松一起上了府衙大门前的台阶,与刘管事站在一起。

刘管事看着面前的人,似乎觉得好像是在梦里一样。

“大人,”刘管事拱手,看了眼谢少淮,“好些年没见了,您好像清瘦了些,您在长安……”

“随本王回府,”刘管事话没说全,在门下的萧承野沉沉道了一声,随后梁王府的小厮都鱼贯而出,跟着男人的马儿离去。

都说仇人相见格外眼红,但是萧承野和谢少淮这对怨偶相见,何尝不是一样的。自萧承野接到谢少淮之后,两人之间的空气好像都冷了几分。

谢少淮收回朝萧承野看去的目光,回应刘管事:“本官一切安好。”

萧承野走了,一直不敢说话的青松也放松下来,他笑嘻嘻的对刘管事道:“刘叔,我是青松啊,你还记得我吗,你经常给我糕点吃呢。”

刘管事:“记得记得,都记得,真好真好。”

刘管事:“王妃……瞧老奴这脑子,记不住事儿,大人在长安待老奴很好,老奴自然不会忘了公子。”

刘管事情绪激动,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殿下他也没忘了大人,您也见过小殿下了吧?小殿下都是王爷他亲自带大的,王爷把大人的事情都和小殿下说过……”

听刘管事提起萧澶,谢少淮的情绪才有了些波动,他淡淡道:“本官此来身份最好不暴露,还请刘管事不要告诉小殿下,公事当先,等忙完了公事,本官会向阿澶解释。”

“这样啊,”刘管事有些小失望:“那好,一切都以大人的意思办。”

刘管事还有些话想说,比如他感觉王爷心里还是有大人的,从长安回来之后,他家殿下就变得不爱说话,性子虽然比之前稳健了许多,但总觉得他心里藏着事儿。

但是感情这种事也不好勉强,他看的出来,青年是不喜欢他家殿下的,他性子沉稳,做事谨慎,也不喜舞刀弄枪,他和自家殿下,确实不是一路人。

“那老奴就先回王府了,改日再带小殿下过来。”

谢少淮点了点头:“慢走。”

刘管事骑马离去,府衙门前仅剩谢少淮和青松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