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皇帝又赐帝师毒酒 > 第 42 章

第 42 章(1/2)

目录

第42章

对于萧枫之不敢找万思修要钱的原因,他实在是没法提前告诉万思修。

人间帝王用来表达对一个人喜爱的极致方式大概会有两种,一种是为那个人毁掉点什么东西,另一种是为那个人建造点什么东西。前一种叫冲冠一怒为红颜,后一种叫拱手河山讨你欢,而萧枫之大概是属于后一种的类型。

所以万龙城不光是萧枫之心目中的未来皇都,也是他想在造好以后送给万思修的城市。不用提萧枫之的帝王格局,哪怕是一般的老百姓也不会干出送别人的东西,要用别人的钱来置办这种事情的吧?

如今萧枫之对着万思修提前把万龙城的设计图交了底,惊喜什么的算是彻底没了,要是再用万思修的钱来修的话,那还送什么礼呢。毕竟除了这个,萧枫之也想不出什么更宏大的计划了。

“万师,我想……要试试看自己的能力到底到哪里了,所以想尽量靠自己想办法来完成它。”

自己来想办法,于是脑筋就动到军火上面去了吗?万思修真的很难理解萧枫之这种“帝王心思”,他觉得再深究下去大概自己的口气又不会多好了,于是只能暂时放弃这块而转向他的另一个疑问。

“你为什么要将天柱山整个建成一座城,而不是选择一处背靠天柱山的位置?这两者的工程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不是吗?你要是担心这座城市的防御能力,整座城市背靠天柱山,将内城擡起一部分移到现在图纸上外城的位置就足够安全了。”

在选址这一点上,萧枫之并不是随随便便地用通衢城和无罪城的位置定位了一个三角形,他选中了整座大陆真正意义上的最中心和至高点,传说中天地相连时用来支撑上天的最后一根天柱的位置。

被称为天柱山的这座高山真的很像平原上凭空长出的一根柱子,它的周围没有一般高山都该有的绵延漫长的山脉线,就是这样突兀地以一个万丈方圆的大小范围开始,一点点朝着最中心处隆起。天柱山上超过千丈以上的部分常年被积雪覆盖,而来自山上的融雪就是大陆无数江河的发源地了。

因为天柱山的独一无二,在大陆尚还统一时那里就是历代帝王祭天的所在,不过帝王们从来没有爬上过天柱山的山顶,一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二也是觉得这样对天不敬,所以历来祭天仪式都是在上山百丈左右位置的祭天台办的。

万思修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萧枫之的计划是要将天柱山整个从山脚到以前祭天台的位置一层层规划成梯田式的阶梯形式,将整座山整理成山城的样子,从底层开始一圈圈的分成外城、中城、内城,和最上面的皇城。每一层都自成一体互不干涉,而上一层的城市完全可以俯瞰下一层所有的活动。

这种设计当然会让整座城市更安全,可以说从万龙城建完的那一天起,除非他的主人自己放弃,否则没有人可以攻破它。连外城都设在擡高地面二十丈以上的万龙城,如果在它的每一层围城的城墙上配上萧枫之卖的那些军械,那不管外面来多少人进攻,那都只是靶子多少的问题。

天柱山身为天下的大水库,城中永远不用担心水源问题,而萧枫之在规划的时候甚至在外城里留出了一块农田区,万思修估计就算整座万龙城建成后住满人,单凭那部分农田区也能基本保证城内基本的粮食自产自足。这样攻又攻不破,围也围不死的万龙城就会成为真正不落的帝都。

但问题是,完全按照这张图纸来的话,多久才能完成呢?按照万思修那个计划来的话,虽然最后是没有萧枫之的那个完美大气,但也能达成大部分的效果了。重要的是万思修的那个想法靠着大量民夫和一些技术熟练的工匠的话估计也得十多年才能初具规模,萧枫之那个的话,万思修估计在自己有生之年应该是看不到了。

“关于怎么建城的问题,我已经和独孤和莫大哥联系过了,江湖上专门帮人建设山门的凌霄阁会接受万龙城的基础地基建造的。只要那个阶梯形状的地基和围墙建好了,里面的房舍什么的就可以按照正常建城那样弄了。”

万思修倒不是怀疑江湖人的能力,毕竟这些年独孤单和莫悔肃和他讲解了一些江湖人到底有多超乎俗人的想象。只要练出内气这种东西,据说手提肩扛上千斤的东西只是江湖最最底层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江湖需要自觉和世俗分开,要不然的话,他们随便一出手,世俗就该死伤一片了。只是万思修不解的是——

“不是说江湖人不能干涉世俗事务码?那他们为什么可以帮世俗世界的人造都城?”

“因为莫大哥已经在他们魔教各派的内部帮我通报过了,今后万燕堂就是个隶属于魔教的江湖门派,这个门派算是无罪城独孤家的分支,门派内部也是通过血脉代代传承,而初代堂主就是我。所以凌霄阁不是在帮世俗的落难皇子建以后的都城,只是在帮一个新成立的门派建山门,而这个门派没有拒绝和世俗的普通人一起混居而已。”

“如果放在江湖上的话,我这个将山按照山势整理成阶梯状的要求只是工程量大了点却并不难,比起那些什么要在群山顶将几个山头连在一起,又或者要在水底造一座宫殿之类的那些门派来说,我这个要求只是普通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