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皇帝又赐帝师毒酒 > 第 49 章

第 49 章(1/2)

目录

第49章

从天柱山回来后,萧枫之就开始研究军械了,独孤单给了他很多江湖门派用的器械作为原型参考。而萧枫之研究透后就开始改造它们,进攻用的、防守用的、声势浩大的、杀伤力强的,萧枫之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整个大陆的资源累积,将大陆的军械制造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的军械被开发出来后,下一步就是制造,为了解决军械工匠不足的问题,萧枫之花了好几年时间拆分磨合,终于整理出了他后来在工坊里给万思修看的那一套制造流程。大批的军械于是被制造出来,又被萧枫之安排到了大陆的每一座州府大城里。

那时候天下间所有的官员百姓对萧枫之的政令已经到了盲从的地步了,他这样部署军械,全大陆都以为他是为了加强每一座城池的城防水平,这又是一项造福大陆的政策,所以大家都配合地服从着。

萧枫之依旧当着他的完美帝王,只是有一点一直让群臣操碎了心。完美的帝王没有后嗣,因为那个曾经配得很齐的后宫在一夜之间就被散尽了。和寂寥的后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一年开始工匠们进进出出万思修的坟墓继续挖地宫。

群臣们搬出了历代先皇,祖宗家法,人伦纲常,圣人教诲,而他们的完美帝王依旧像是守寡一样,在空无一人的后宫里活了二十多年。就在众人无法可施到有些刚毅的老臣要在朝堂上死谏的时候,猛地有人想起来,古时真正的圣君传承帝位用的是禅让给贤者,而不是传位给子嗣。

当这个想法被旁敲侧击式地递给皇帝的时候,皇帝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的样子。但这个没有反对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仿佛是一下替群臣们打开了思路,那个位子瞬间从没有人可以继承,变成了所有人都可以继承了。

有了这个思路后,群臣们再没多提一句后宫的事,生怕皇帝突然又想通了,给自己搞出一个子嗣来,毕竟皇帝虽然年龄上五十多了,但看起来比那些三十多的还要年轻精壮。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群臣们做事都要比以往更加积极三分,都想在皇帝面前表现出自己有那个贤者的资质。因着人人都有盼头,朝野内外真的是更欢腾了,衙门朝堂上哪个官员都是满面笑容抢着做事,让原本的政策通明河清海晏更上了一层楼。

那些年龄大的自知熬不过皇帝的也不悲观,他们不似皇帝那样看得开,家中总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自然是每天回家督促着孩子们赶紧好好读书做事,争取早日得了皇帝的青眼,能分派个官职列入考察范围。

皇帝也果然不负所望,随着各种军械一起被分派到各个州府大城的是那些表现杰出的官员们。皇帝在有限范围内,给了这些新任刺史全部的信任。刺史在他自己的整个州内军政大权一把抓,几乎是达到了自治的地步,皇帝每年考察这些刺史们的政绩,有功表功,有过责罚,就好像是以前的先帝们在考察分封到各自封地治理地方的皇子们一样。

朝野间将这些刺史们戏称为侯爷,不是能选择下一任皇帝人选的选帝侯,而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候选人之一的帝选侯。能成为侯爷的家族自然是身价倍增,于是本来与这些家族亲近的当即自发地团结过去,而有仇的也赶紧跑去别的侯爷家投诚寻求同等级别的庇护。一时之间围绕着这些个侯爷们和他们的家族,整个朝堂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背地里却暗潮汹涌。

皇帝也不去拆穿这些人,任由他们拉帮结派组成了一个个小朝廷,甚至非常好心地替他们将各自城池的城防军事能力都提升到极致。就这样一晃又是十多年,而侯爷的数量一路增增减减后被稳定在了二十四位。

到了这个时候,萧枫之终于又等来了独孤单。字面意义上七老八十的两个人见面,却谁都没有表现出一丝的老态。

“我去过几个帝选侯那里暗中观察过了,那些人各自的准备那可是相当的精彩。”

“精彩什么,都给他们这么多军权和资材了,有本事的就该几个人联合直接反了我,就知道在那里默默准备然后跑到我面前力求表现,真是没一个人可堪大用的。”

不像召见帝选侯时皇帝对每个人都勉励有加,真正内心里萧枫之是很看不上这些人的。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比较对象是萧枫之时,无论哪个帝选侯都会显得无能的。

“你呢,这些年你搞清了多少?”

“很多,要听故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