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皇帝又赐帝师毒酒 > 第 96 章

第 96 章(2/2)

目录

既然他们都是这样的人,那么天道好轮回,也难怪他和萧枫之最后都不得圆满和善终。

“如果王冀北他,就算我们逼他走上这条路也……誓死不降呢?”

“他?”萧枫之短暂地迟疑了一下,但那个问题显然不如替万思修拉好他的披风更重要,他叮嘱了几句关于外面的风和万思修的身体之类的老生常谈,临了在单方面表达关心的车轱辘话全都说完之后,思路才又蹦回了万思修真正在意的那个话题,“他是个聪明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万思修并没有深究下去,好和萧枫之掰扯清楚这种建立在别人应该会主动配合上的计策到底是有几分成功的可能性。事实上萧枫之可能也并不是很在乎王冀北的死活,这一点从他一出宫就带着万思修在边境新被拿下的几州来回地晃悠上可见一斑。

萧枫之一厢情愿地说服自己,万思修的反常只是因为一直待在万龙城被公务压得太过烦闷了,只要带他出来多转转,看看外面的风景,了解一下在这些州府易主之后在他们共同的治理之下开始万物复苏的样子。那对于热爱天下太平的万思修来说,就是一剂无可比拟的灵丹妙药。那么那些他不敢问不敢说的病因,和太医们半天都诊治不明白的病情,也就自然有了解方。

所以万思修任由萧枫之牵着他走过一些他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城镇,看着哪怕边远小城里的一片破壁残垣上,官府正在雇佣劳动力修缮城镇,得了工钱的民夫再去市场上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获取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一些手工艺者被聚集起来集中生产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然后再借由商路迅速地将这些商品铺送到全国各地。

宁国毕竟是由整个万家在支撑的国家,国家里本该由官员承担的一部分内政任务被商人分担,他们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一处土地,在战争的阴霾刚刚远离这几个州府之后,整个国家开始焕发新生。

“目前看起来状况是不错,但要小心内政过度依赖商人后的官商勾结,毕竟商人逐利,那又是来钱最快的方法。”万思修果然如萧枫之所想的那样,在走访了几处城镇,观摩了一些场景后,有了一些精气神,如今他一边肯定着眼前的情况,一边思考着防范于未然。

“那是自然,举国上下,还有谁会比你这个丞相更加盯着要查官商勾结的这件事,有年之前来我这汇报说你给万家订了那一长串的规矩,这也不准那也不让的,让前两年的万家人差点都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了,也就是最近才缓过来一点。”

“我也是……为了他们好。”万思修身上刚刚长出来的那一点精气神又迅速糜烂在空气里,只留下悠悠一句,“现在辛苦一点早日适应宁国新律,总好过将来碰了不该碰的不慎丢掉性命。”

萧枫之不知道为什么,这句寻常的在帝王面前遵纪守法的谨慎发言却让他觉得背后一阵寒凉。

促使他们真的动身前往许州的是最新的一封军报,王冀北在朝廷的反复催促之下终于舍弃长衡关的优势地形选择主动出击。然而宁国这里负责指挥的将军才能不下王冀北,又掌握着万思修那里时刻给他更新的许州的情报,于是王冀北那个佯攻策略还在路上,宁国这里已经将计就计给他下了个套。好在王冀北眼见形势不对断尾求生地也很果决,在抛下了大概两成人马的伤亡后又原封不动地退回长衡关死守。

本来王冀北以为这一次出击就算不够成功但多少也算在敌国面前自证了清白,然而他的战报刚送去朝廷,另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就同时流传开来。因为宁国的反制实在是太巧了,就好像是专门候在那里等着王冀北送上门的一样,而之后又有人传出本来王冀北的撤军计划是没有那么顺利的,全靠着宁国这边放水他才能在送上门去失了先机后还保留下八成人马。

总之无论秀才还是兵,谁到了对方的战场上都是有理也说不清的,王冀北这个自证清白的行为,在京中文官上下嘴皮一碰里就变成了他里应外合私通敌国的最佳证据。最终催着发兵的军令成了帝王问罪的圣旨,王冀北人回到长衡关上战甲还没脱,就听到京城派来了一个钦差,要代皇帝当面质问他此战失利的原因了。

“在这种重要关头,猜忌肱股之臣,不惜自断一臂,楚国这架势看来也是天要亡他啊。”

萧枫之他俩是和京城使者前后脚一起到许州的,这会人家还在耀武扬威地去往长衡关的路上,万思修和萧枫之已经坐在路边的茶摊上等着许州败亡的结局了。

“要么天要亡君,或者君要亡臣是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