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登基 > 第36章 结案 并非假话。

第36章 结案 并非假话。(1/2)

目录

第36章结案并非假话。

此案彻底了结。

如我所料,结案之后,林承之并没有来王府拜访。他如今调去了大理寺,去宫里碰不上他,我心里面翻来翻去,觉得他跟我讲的种种不仅没有消解我回京之时心中郁结,反而叫我炙火燃得更旺。

我便想起来上次被行刺时收起来的那根箭镞,这东西我没有再给旁人看过,凶手既然决定行刺,若我当时身死,这箭镞便是唯一线索,倒回去查,说不准查到哪个替罪羊身上。

有些事情不必去查,越查越是糊涂。

但……

本王交给他糊涂账,他就只能跟我越纠缠越不清。

我心中计划好了一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升起挥之不去的担忧。从前我只是书院一个学生,平辈之间,说什么话都没有遮拦。可我这样仗着身份逼他,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复从前,对我生厌?

他最是讨厌仗势欺人之人。

我不应这样命令他,应当放低身段。

但我表演得慌乱,将他当作救命稻草一样去求他,他又会不会轻看我?反而更叫人厌恶。

我觉得前有狼后有虎,无论怎么做都似乎有这样一个坑,跳进去,就输得干干净净。有一次,我不知不觉走到了大理寺附近,已经决心进去,内院里面突然碰见了上次来我府上送印章的小吏。

我刚想找个人问问地方,这下碰见,便跟他寒暄两句。他听我要找人,说:“那可真是不巧了。大理寺刚接了起新案,林左少卿现正在外头查案呢。”

那小吏又问我着不着急,要么去找人将林承之喊回来,我心里面突然却好像松了,道不着急,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也不必跟他转述,下回本王有空再来。

出了大理寺的门,觉得这一趟实属白跑,浪费了出门前好一番整理,于是转了个方向,就这么进了宫。

到了宸妃的殿中。

宸妃握着我的手很是高兴,问我最近在宫外怎么样,过得好不好,然后又说起来宫里边的一些小事。

跟上了年纪的人说话,根本不必想什么话头,只她想说,你点点头,应两声,她就有说不完的话。我就这么老实地听了半天,宸妃十分满意,交待我道:

“景杉那里,你多帮我盯着点。”她捂着心口,“本以为是个好亲事,没想到那个吴筠羡竟如此刁蛮任性,作孽啊。”

方才她说,景杉成婚之后过得很不好,原来吴筠羡总管着他,欺负他人老实——这是宸妃的原话。

我就恍然悟过来,怪不得这么长时间景杉都没有动静。

“嫁进了王府,就得守王府的规矩。一个女儿家,成天喊打喊杀,真当自己是什么人物了?她若是屡教不改,你就替我出手教训教训。”宸妃喝了口茶,又将茶杯往桌上狠狠一掷,“吴英管不好他女儿,本宫来替他管!”

我嘴上自然答应,但也不想太掺合,所以说还有一点事,得提前走了,免得人家放衙了找不到人。

宸妃就说到这里,将我放了。

出了后宫,路过翰林院,正逢散衙,官员们陆陆续续走了个干净,天边酡红如醉,我看着这份空荡的景,不由得想起了从前在这里站着的一个人。

似乎翰林院的官服比大理寺的清隽许多……

我脑中又想起了许多往事,一时甜蜜,一时忧愁。

季夏已过,黄昏的风已带上些许突如其来的凉意,将本王从沉醉中吹醒,擡脚准备离开,忽然又想起了件事。

上回和江起闻、林承之一起去文涵阁取卷,唯独缺了黎垣的墨卷,高晟、柳文崖之死如此周全,直接拿走黎垣的答卷,虽是没了对证,但不更叫人起疑吗?

那幕后之人既然想到了查卷一事,何不多抽走一些旁的答卷,一同装作遗失,不更怀疑不到黎垣身上去?

如此行事,反倒古怪。

这一念起,我不由得往翰林院走近了。

进了翰林院,往西南方向走了许久,终于看到了文涵阁的牌子。殿门紧锁,我便去敲了左边的长屋。开门的仍是上回那个守殿人。见了我,有几分吃惊,我赶紧开门见山。

“本王问你,本王和江起闻一同来文涵阁之前,可还有人问你要过乐安十六年的会试答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