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君臣 四 君臣(1/2)
第84章君臣四君臣
谢明眴并不言语,只是安静坐在一边品茶。
一旁不远处的宫女太监皆是安静的守着,史官在不远处,匆匆拿笔,记录当下的情景。
那记录的史官擡起头多看了两眼面前眉似远山,仪姿如松的男人,心中不自主的感叹,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人能够将清冷和媚态集于一体。
他偏过头去,又看朱崇烟。
对方相貌并不差,甚至算得上极好。
身家显赫,才学出众,相貌端正,可是放在苏逸面前,也只有自惭形秽一词。
苏逸道:“犹记得那年我同陛下回京,对京中众多事情都不甚了解,又在国子监一人,还未入监就遇见麻烦,多亏了朱大人替我解围,与朱大人同游共醉,诉世事共长歌,在那段最为无趣的日子里,是朱大人您,陪着我走过了在国子监的许多时刻。我一直都很感激。”
苏逸看着他,温和地笑了笑:“只是从来世事两难全,后来身体抱恙,也未曾再和你们多有联系。”
“后来我前往南泽,又恰逢洪水,实在是第一次碰见这种状况,心力交瘁,意外感染风寒。本以为弱体难熬,便私下离开,打算寻处安生地方过完这余生,自己替自己挖处新坟,临死前便数一数这十年离散,眼一睁一闭,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磕磕绊绊地走过了这遭鬼门关,竞是奇迹般的痊愈,睁开眼重见日光的那天,叫我千恩万谢,终于留有一命活在这世上。”
“我深知我的出现会引起轩然大波,还不如安静的守着自己的良田,平平淡淡的过完此生。”
“怎奈陛下忧心旧友,因一纸字迹又将我寻回,赐我一官半职,留出方寸之地供我栖息,这才得以求见故友。感激之余,只愿不负陛下深情,能再为大干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国为家,更为陛下。”
苏逸转了个身,朝向谢明眴恭敬作揖:“只是陛下,加爵一事,若是传扬出去,定是会饱受朝中争议。”
“臣虽愚钝,却深知朝臣之间应该合舟共济,若是因为臣让朕和群臣之间心生嫌隙,实乃家国之不幸,臣之罪过。臣斗胆,愿陛下收回成命。”
“苏逸,你难道不知,圣上诏命难以随意收回”,谢明眴知晓他无法过心理这一关,未曾反驳他,但也未曾直接拒绝,开口道:“还是说,你想换种方式?”
“同朕成亲,你要朕做什么,我都答应。”
只是这一言,却惊得剩下三人扑通跪地,他们像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生怕下一秒头就落地。
陛下这话实在吓人,不仅是让他们三个人生出一股内心悲凉的感觉,更是让一众太监宫女,皆是跪下磕头。
可是却无人敢再发声,甚至连礼部尚书那总爱苦口婆心劝人的老骨头,也竟然罕见的沉默。
谢明眴对他们这种状况似乎是早有预料,只是看起来也不甚在意,不管不顾,他安静的看着苏逸:“若只是忧心旧友,朕也不必费这么大的功夫。既然你要推脱,那我便在这儿对着所有人说,不枉我耗费一番苦心,这才叫你带回宫中。”
他轻轻挥了挥,一旁的宫女立马端着手中的东西上前,他站起身,将那两样东西塞给苏逸,宽大的手掌将他的手心包裹。
“去年六月大水,你替我守住山河,保家国安康,却以身犯险,流于荒芜之地,又饱受谣言困扰,迟迟不敢归京。朕心生惭愧,而这首辅一职,本就是你应得的。”
谢明眴低垂着眼,苏逸的睫毛不停的抖着,他似乎还未把注意力从手上拿着的东西挪开,只能僵硬地捧着,生怕一个不慎,从手中脱落出去。
“今日爱卿所言,只听起来不像是嫌弃朕给的不够厚重,倒是为朕考虑,于君臣之间,我可以收回成命,于朕的私心,我想给你的只会更多”,谢明眴:“你手中握着的,是大干的国玺和兵符。”
那传国玉玺,竟然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受命于天的主体,另一部分算是副玺,篆刻既寿永昌。这是谢明眴登基后,特地命工匠打造的。
至于那龙符,本就是二龙交缠,君臣相济,以同阴阳。
“朕并非昏君,当初匆匆离散,我总在梦里与你同聚,醒来后的现实又是空落的。万种入骨相思无处说。我不想骗自己,也不想骗世人,哪怕是让我放肆一回,能够和我想白头相守的人相伴一生。”
谢明眴眼神直直的同他对视,道:“苏逸,朕倾慕你已久,相见时的第一眼,情便难绝。”
苏逸眸光微动,他已经无暇顾及还在场的剩下三人,从谢明眴初次开口求婚,到如今满打满算,或许是第四次。
情到深处时,他们会在床第间提及这些,可是困难重重,他们两人的感情有兜兜转转,再次回到深爱的起点。
苏逸其实没有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到,可是当他听到谢明眴将这些话毫不犹豫的在重臣面前说出口。
“神明在侧,以证朕肺腑之言,此生不违。”
谢明眴:“朕愿以山河为聘,与君结山盟海誓,只待繁花落尽,相顾百年,共赴此生白头。”
谢明眴就是个死脑筋。
谁敢劝他,谁又能劝得动他?
他认准了的人或事儿,什么都改不了。
他这辈子认定了苏逸一人,于是哪怕是死,也要为他而反,寻寻觅觅,只求他一人归。
人间纵有千媚百红,唯独他是情之所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