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170章 双更二合一

第170章 双更二合一(1/2)

目录

第170章双更二合一

发现突厥异动,这纯粹是个意外之喜。

王晙不是犯了风湿热嘛,高烧不退,被灌了一碗乙酰水杨酸后移到厢房观察,同屋还住了个病友,正是那晕针的蒋六郎。

乙酰水杨酸十分给力,也就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王晙的体温已经降了下来,他出了一身大汗,人也清醒了。

“我这是……”

陪床的靳武赫大喜过望,连忙去前院请了王焘过来。经过王焘等人的一番诊治,王晙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不过还需要继续静养一段时间。

靳武赫被这场风湿热吓怕了,也不敢贸然护送王晙返回并州,坚持让王晙在玛城养病。

在他看来,现在天下间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这座西域小城。玛城现在名医云集,无论是太医署的医官还是民间的圣手,玛城应有尽有,还有那吃下去便能退热止痛的“乙仙丹”,哪有比这儿更适合养病的地方!?

你说巧不巧,靳武赫不想走,蒋亨刚好也不想走。

他也是被堂弟的病情给吓怕了,坚持一定要完全康复才肯离开西厢房。于是两拨“陪护”闲来无事也混得熟稔,蒋亨便跟靳武赫说起了这次他们在草原的见闻。

“张御史大破拔汗那,很是给咱提了一口气,草原诸部对咱说话的脸色都客气了不少。”

“后来忽然有消息说默啜死了,草原各部都乱了起来。我们那时正为金河公主采买丝绸,听说默棘连的弟弟右贤王阙特勤杀了默啜的儿子。”

“但阙特勤却不想做可汗,而是推举他的哥哥默棘连,默棘连让他的儿子娶了苏禄可汗的女儿,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苏禄,你说这又是亲家又是岳丈的做法好不好笑?果然是蛮夷,都不讲伦理辈分的……”

蒋亨是把这事儿当成笑话给靳武赫和王晙讲的,殊不知听在两位军将的耳中,这却是很不寻常的情报。

“这默棘连还没上位便要结好邻邦,所图非小啊……”

靳武赫感慨道。

王晙却比他想的更深。

“结好邻邦,广结姻亲,收拢残部。”

王晙顿了顿。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默棘连身经十三战,皆有战功。”

“默啜之子及亲信均被默棘连之弟屠戮,要是默棘连出面收拢归降的拔也古部,未尝不能成功。”

“不好,突厥降户怕是要反!”

王晙挣扎着要起身,说要马上给陛下写奏章,一定要对归降的突厥部族严加防范。

正说话的时候,李琮回龟兹城了。

李琮回来便听说玛城建立医疗所的事,还治好了并州长史王晙的风湿热。

李琮是来探病的,结果见面后还没说一句话,就被迫听了王晙的一通紧急奏报。

王晙这模样着实可怜,面容憔悴鬓发散乱,时不时还要因为气力不足而停下来歇一歇,就这样谁敢让他随军征讨啊?!

于是李琮忙不叠地安慰他,承诺自己这上报长安,并派人对归降的突厥部严加看管。

王晙放了心,又提到传说中的神臂弩军阵。

他在并州的时候便听说了这新创立的阵法,据说是专门针对草原骑兵的,曾经重创来拔汗那的大食骑兵。

当然最后一句话纯属谣传,毕竟张孝嵩大破拔汗那根本还没用上神臂弩,748驾驶热气球扔了两波火油便炸开了渴塞城的城门。

但王晙不知道啊。

他对于能有效应对骑兵的新阵法十分心驰神往,毕竟并州军要面对的可是逐渐做大的突骑施苏禄部,苏禄那小子野心勃勃,可不是阿史那一族能压制得了的。王晙觉得如果朝廷还是不更改扶持阿史那做西突厥可汗的想法,那苏禄造反也是迟早的事。

“神臂弩啊……”

李琮苦恼地挠了挠后脑勺。

在京城也有不少人找他问这事儿,据说都是听他亲爹说的,说碛西找到了克制草原骑兵的方法。

大唐周围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游牧民族,从东北的契丹、奚部到西边的突骑施和后突厥,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横跨大唐北部疆域,几乎每个守边的将领都会遇到。

可实话实说,他也不知道神臂弩阵在实战中的应用效果如何。

他上一次看到神臂弩还是在张孝嵩的战法演示上。当时郭虔瓘郭知运等人看得是心潮澎湃、满口夸赞,说回去就要组织演练新的军阵。

到现在,组建神臂军的事儿倒是一直在推进,但最近西域局势太平,也真是没有仗可以打,军阵的威力自然也无从发挥。

“那便对拔也古部用兵吧。”

王晙劝道。

“拔也古与默啜部结下死仇,现在默啜一系兵败被屠,上位的乃是默棘连,这人和拔也古的头领颇有交情,在突厥内部的威望也足够高,拔也古叛乱是迟早的事。”

“可是拔也古是主动归降。”

李琮十分犹豫。

“对主动归降的部族用兵,这有违我大唐的,且以后岂不是无人敢归降我们?”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王晙点头。

虽然他觉得这群突厥人从来都是言而无信,今天归降明日就能反叛,站哪一边全看利益和时机。但他作为军将也不能动摇朝廷对于西域的经略,于是便折中道:

“那便把拔也古一族打散,族人分散到黄河以南的中原内陆,逐渐分而化之。不然等到黄河封冻,拔也古必然要有异动,到那时候再出兵追赶就不容易了。”

李琮觉得有道理,马上差人向长安奏报。

但他这次也留了个心眼,等消息的过程中他也没闲着,参照王晙的意见提前对拔也古部做了布防。

王晙也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神臂弩”。

这弩比大唐军队制式的弩弓要大上许多,更类似于攻城战中使用的弩床。

神臂营的军士身形健壮,双目有神。最前几排都是神臂手,三人一组,一人上弦一人调位一人压箭。中间乃是长弓手,射程虽然不如神臂手,但胜在机动灵活,能够补足神臂弩操作的间歇。最后面是重甲兵,持大枪,扶以大盾,站在战阵之后,一旦敌兵冲到近前,他们便是最后一道屏障。

“好,甚好!”

已经康复的王晙赞叹道。

“如此立体弩阵一旦结成,突厥的骑兵冲锋必然不如之前顺畅,只是不知道这弩箭的威力如何,可是能破盾?”

“盾?那要看是什么盾。”

748给出的结论十分严谨。

“如果还是木盾铁盾藤甲盾,这些都能破。但要是换成石头盾,而且达到一寸以上的厚度,质地均匀的理石,那可能会有些阻碍。”

石头盾?还要一寸以上厚度,质地均匀的理石?

薛三你说的那不是战争中用的防御武器,那是温泉宫的汤池子吧!?

这年头,哪个脑子正常的军将会扛着石头盾冲锋啊!?马怕是都要被压弯了脊背骨。

“不是石头盾就没问题了。”

748一脸淡定。

“神臂弩的箭头都是有特制的,硬度极高,非炒钢工艺造不出。再加上速度和重量的加成,那些粗糙冶炼出来的劣质盾牌甲胄根本扛不住它。”

它这个论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朝廷关于拔也古部的处置还没下来,北庭都护府的驻军便发现了突厥人的异动。

之前归降的葛逻禄部想要突破安西军的防线,与西边的突骑施旧部汇合,重新夺回碎叶城。

那怎么行?!

李琮大怒。

碎叶城才拿回来不到一年,因战封赏的银两还没送到呢,现在要是被葛逻禄抢回去,那户部不但有理由赖账,说不定还得削减安西都护府的军费,他可太知道那群老油条的心思了!

中军营奉命出征,神臂营星夜兼程,在热海附近拉开架势,阻止葛逻禄部向西突进。

阿史那献亲自率领亲卫和神臂营出军阵,李琮带王晙军、郭知运等人前来督战。这是神臂营组建之后第一次与突厥骑兵正面对抗,所有人都很期待,也很好奇,想要知道张孝嵩的神臂阵到底有没有演练那样的好用。

至于郯王殿下的安全问题……这不748也跟来了吗,见势不好直接飞天遁,剩下的交由郭知运、王晙等猛将,怎么也不至于让个葛逻禄部倒反天罡。

毕竟,铁勒九姓中的葛逻禄并不算什么强大的部族,不然也不会在去年便主动投了大唐。

这次葛逻禄被默棘连撺掇着叛唐,一方面是默棘连兄弟雷厉风行地接手了默啜的权力,态度之强硬甚至比默啜在世之时尤甚。

另外葛逻禄也对朝廷最近的安抚政策十分不满。最近长安对他们的态度不如之前那样和蔼,安西都护府甚至收起了租庸调,这在以前归降的时候可是从没有过的。

为什么要交租庸调!?难道不应该是大唐的官员送给他们金银和丝绸吗?!

“就因为这个?”

举着望远镜正查看敌军列阵的大壮十分想不通。

你看对面那群葛逻禄骑兵,一个个横眉立目仿佛恶鬼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血海深仇。

其实哪有什么仇?去年这群人还主动投了大唐,以大唐的子民自居呢。

“葛逻禄部不是游牧部族吗?那些矿石就埋在地下,平时他们也不挖,用来交租庸调他们也不亏什么啊?!”

他百思不得其解,但748倒是很能理解葛逻禄的心情。

“不赚就是亏。”

它慢吞吞地说道。

“别人归降都是赚钱,结果他领头的这一波还要交租,他肯定不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