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一个姓鞍,一个姓屎(2/2)
滑翔伞不可能直接落在帆船上,于是他们提前在码头附近落地,然后找了一艘小船往海里划。
落了地的高仙芝发挥了顽强的意志,即便还因为恐高而头晕呕吐,但他还是没让自己拖薛大人的后腿,硬是咬紧牙关自己上了船。
小帆船三人组终于成功汇合!
“走走走,赶紧走!”
748一上船,就命令海里古赶紧升起所有的船帆,小帆船要趁着这一波混乱离开倭国的势力范围。
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就是虾夷国,虾夷国与倭国常年交战,倭国的手暂时伸不到北部岛屿,他们可以去那边临时休整。
一想到这一路的艰辛748就心里憋闷,明明出发前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偏偏因为被系统发现作弊而全部没收,要是琮琮号1.0还在,此刻他们早就吃住腊肉卷饼一路奔向太平洋了,何必还在海岛四处寻找补给点?!
许是统这一路太过倒霉,一直到他们离开倭国的海域也没什么意外发生,就这么顺利地到了虾夷国。
虾夷国现在是黑水靺鞨的势力范围,位于大唐东北部的靺鞨族经常到南苦夷岛(虾夷地)活动,本地土著部落成为了靺鞨的附庸,归入靺鞨一部。
则天大圣皇后当政期间,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部族在东牟山建立政权,开元年间李隆基册封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一职,靺鞨诸部方才与大唐重新建立联系。
黑水靺鞨是靺鞨诸部中的特例,因为生活在更靠北的苦寒之地,与大唐的往来一直不怎么密切。不过在突厥默啜可汗被杀之后,后突厥又接连遭遇了张孝嵩、阿使那献、郭知运等大唐猛将的轮番打击。新上位的毗伽可汗倒是想励精图治,也试图挑动突骑施葛逻禄部、车鼻施部反叛。可无奈他生不逢时啊,恰逢748为了主线剧情爆兵武装碛西,杀鸡宰猴不说,还打通了金城公主的关系大发糖衣炮弹。
现在可倒好,吐蕃贵族都忙着收棉花赚钱,葛逻禄三叶护为了争夺“金羊毛”的称号互扯头花。剩下的西域诸小国,在张孝嵩、郭知运等人的威慑下乐不得地赚点西域商路上的车马费,谁还有心情陪着毗伽可汗闹事啊?!
突厥势微,原本依附默啜的黑水靺鞨也得自寻生路,不得不调整对唐政策,试图与大唐重新接近。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粟末靺鞨已经开始推进北上政策,黑水诸部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很想求得大唐的庇护。
然而,黑水靺鞨与大唐间隔一个渤海郡,渤海郡王乃是大唐皇帝亲封的忽汗州都督,论走关系黑水诸部找不到门路啊!
三人组的小帆船就是在此时靠上了虾夷国的岸边。
能和倭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应该说虾夷国的实力与倭国也算不相上下,至少在武力这块旗鼓相当。
所以小帆船一靠近近海就被发现了,有虾夷国的军将登船检查,待听说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商人,那军将表现得十分惊讶。
“大唐的商人?那你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海岸?”
大壮心说多新鲜啊,我要绕行新罗和熊袭我不走你这儿还能走哪?我要是粮食够用我就直接往东进太平洋了。
那军将也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点不妥,于是便又找补了一句。
“我是说,你们一般不都是走岛的另一边,穿过粟末那边的海峡过来的吗?”
“而且大唐的商人很久都不出现了,听说是大祚荣那边说了我们的坏话,说我们又穷又不讲道理,商船来了就会抢劫一空。”
这事儿大壮倒是没听说过。
他之前的活动区域主要在碛西和海州,这两处距离大唐东北部都很远,而且安西都护府与安东都护府也没什么往来。不过748之前回长安给李隆基治病,当时在大明宫他曾经有人提出让皇三子李亨、皇四子李琰遥领安东都护之位,被生病中的李隆基一句话给否了。
李老三当时咳得难受,说话也十分不客气。
“嗣直乃是实领,在碛西事必躬亲,方有了如今西域平定之势。嗣升嗣真尚在年幼,若真有此志也应亲赴营州,要个虚名有何用?”
说让孩子去营州,朝中瞬间安静了。
营州那是能随便去的吗?且不说渤海郡靺鞨部能征惯战不下于突厥,单就那地方的苦寒和贫瘠两位皇子就受不了,这可不是赴任,这是流放。
不过拜这事儿所赐,大壮对于大唐的安东都护府也有了些了解,知道这边的情形和安西差不多,朝廷都设了羁絮府进行管理,倒是不用担心之前倭岛的事件重演。
于是他大大方方地亮明了身份,说自己是大唐派出的招抚使,在此停靠乃是为了出使任务,希望虾夷岛的军将给予方便。
谁知他这样说,那军将竟然一脸惊讶。
“什么?招抚使?怎么你也是招抚使吗?”
“你们大唐到底派出多少使者来靺鞨?”
“前阵子倪属利嵇命我招待两位招抚上岛上,他们一个姓……姓鞍,一个姓屎,说是从大唐的长安城过来的,你们可是一起的?”
大壮:……
你说的应该是安姓和史姓吧大唐哪有姓屎的。
他摸了摸下巴。
不过,礼部有这俩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