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243章 两轮与四轮之争

第243章 两轮与四轮之争(1/2)

目录

第243章两轮与四轮之争

自行车,的确是链条式自行车没错,但却不是两个车轮,而是在后轮的轮轴上又加装了两只小小的辅助轮,用来帮助初学者保持平衡。

这让这辆车子看上去,怪怪的。

当然怪也是748觉得怪,大壮、高仙芝和海里古都觉得挺正常。

这主要是他们之前在米洲大陆骑行的那辆吊篮车,吊篮车便是四角都安装了轮子,大家都觉得四个轮子的车挺好,上手特别容易,骑行起来还不容易翻车。

“两轮才是最轻巧最迅捷的!”

统坚持自己的意见。

“人类的平衡性足以掌握两轮车辆,再多安装两只轮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摩擦力,影响车子的运转效率!”

“只有儿童才会骑带辅助轮的车!”

但它那套理论大壮不听,因为他不会骑两轮自行车,在毛伊岛偷偷试验的时候没少摔得鼻青脸肿。

所以他以安全为由否定了统的提议,强行定义自行车只能是大轮带小轮,其他的都是异端。

海里古块头大,两条粗壮的大腿把车骑得歪歪扭扭,他觉得四轮的确比两轮稳定。

高仙芝其实觉得两轮更轻便,但他从来都是唯薛大人马首是瞻,所以他也没有提出异议。

这两只辅助轮还是安上了。

今天大壮出于炫耀的心理,把他这辆“儿童自行车”拿了出来,直让小王爷惊为天车。

“这……这是……”

“自行车,木头骨架,鲛绡辐条,藤编车链。”

大壮面露遗憾。

“其实用精钢做会更结实耐用,可惜毛伊岛上没有铁匠,只能用木头和树藤做。”

李琎点头。

他听懂了薛先生的意思,这是在陈情自己并没有将炒钢之术流传去异域。

其实薛先生真要想冶铁,哪里用得着什么铁匠,凭他自己的本事轻松就能建起一座高炉,想要什么铁啊钢啊的没有?

这就是先生心向大唐,不肯把大唐的冶铁之术传给外邦,反而是千辛万苦地往回划拉好东西,这份忠心日月可鉴啊!

想到这里,李琎越发替大壮感到委屈。

薛先生这种既有忠心又有胆识又有能力还有手段的大能臣,出生入死披星戴月这才混了个正七品。朝中诸如李林甫之流,把阿谀奉承当看家本领,不就仗着有个好出身?眼看着就要出任六部主官了!

但这话李琎也只敢在脑子里想想,嘴上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如今的大唐可不是开元初年,陛下龙势日盛,便是内阁三相也要看皇帝眼色说话,开元初年姚相爷那种跟圣人约法十章的光景,以后是越来越难看见了。

陛下把人心权术玩的炉火纯青。

武惠妃最得宠的时候接连夭折皇子皇女,寿王一生下来就被寄放在他母妃这里抚养,直到现在也没说让回宫。

如今太子以下的诸位皇子人人领着官职,人人都抵死卖命,反倒是之前一直稳稳当当的大兄李琮,在最风光之时被从碛西召回,目前还未有安排。

今年陛下又要采选美人充实后宫,正值春秋鼎盛的帝王,拥有新的小皇子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他冷眼瞧着宫里怕是又要有一番争斗。

现在只盼着薛三带回来的这些东西,能让陛下龙心大悦,好歹别白忙活一场……

大壮并不知道李琎此刻在想什么,其实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毕竟伴君如伴虎,在李老三手下当官也不是很舒服的活计。

他现在手里捏着这么多好东西,又有漂洋过海登陆新大洲的眼界,格局早就不一样了。

“殿下要是想骑车,船上肯定不行,要找个相对平坦的宽阔地。”

大壮对李琎这样说道。

李琎想了想,便说了一处地方。

那是褚庭诲在闽州的宅子。他最近在闽州做官,家里给他在本地置办了一处宅邸,李琎记得他那个庭院就十分宽敞。

于是两人推着自行车,李琎又打包了几块果仁巧克力和一大壶巧克力奶,举着一根烤玉米一边走一边啃,就这么招摇过市地前往褚庭诲家。

这要是换在长安城里,李琎是绝对不会作出这种有损贵族风仪的行为,他多少有点偶像包袱。

但在闽州就不用怕了,闽州到处都是外来的海商,没什么人认识他不说,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遍地都是。

在这种环境里小王爷那颗想要争强好胜的少年心便占了上风,此刻他脚踩橡胶鞋,手举黄金玉米棒,觉得自己是闽州第一时髦郎君。

褚庭诲闻讯出迎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奇怪的场面。

“殿下,您这是……”

“噢,立言,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光禄寺特命招抚使薛大壮,与我有传酒授酿之恩。”

李琎在长安城自封酿部尚书,他擅酿乐酿,一手蒸酒绝技习自桥东薛三,这些他的至交好友们都知道。

李琎自己也经常把这位“酿酒师父”挂在嘴边,只是薛三郎活动的轨迹不定,甚少出现在长安城,因此也真没几个公子勋贵见过他。

褚庭诲是李琎的好朋友,他从李琎的口中没少听到薛三的事迹,今日一见到本人,惊讶之余马上与对方见礼,态度十分谦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