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准备宝船木料(1/2)
离开了御书房,朱高煦脚下生风,直奔工部衙门。
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可他心里头比这阳光还急。
“造船可不是过家家,木料、铁料、麻绳、桐油……哪一样都不能少,最关键的是木料!木料要是孬了,船到了大海上,那就不是船,那是棺材板!”
朱高煦心里门儿清,他这可不是给朱棣造船应付差事,这是给自己打造未来争霸天下的家底,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
进了工部衙门,朱高煦也懒得废话,直接了当地表明来意。他可没时间跟这些官员们玩虚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小命!
“我要造船,新式宝船!要最好的!”朱高煦开门见山,声音大的吓人。
工部尚书一个激灵,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朱高煦殿下,平日里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吗?什么时候对造船也有兴趣了?还新式宝船?
“殿下,这造船可不是小事,得好好合计合计……”工部尚书陪着笑脸,想劝劝朱高煦。
“合计什么?本王合计好了!”朱高煦直接打断了他,“我心意已决,你照办就是!”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稍微缓和:“我知道,造船得用好木料,尤其是龙骨。你现在就给本王查,工部还有多少能造新式宝船龙骨的木料!!”
“回禀殿下,目前工部共有可用于新式宝船龙骨的木料十根,但都尚未处理。”官员低着头,声音有些发颤。他偷偷抬眼,想看看这位汉王殿下的脸色,却只见朱高煦眉头紧锁,似乎对这结果并不满意。
朱高煦心中盘算,十根?这数量远远不够。他要的可不是一两艘试验品,而是一支能远航的舰队!他心里很清楚,大航海时代,船就是命,木料就是船的骨,这骨头不硬,到了大洋上就是送死。“尚未处理?如何处理?处理周期要多久?”朱高煦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官员不敢隐瞒,连忙答道:“回殿下,这木料需先经过浸泡,然后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这样才能保证木料不变形、不开裂,制成的龙骨才足够坚固。整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这已是最快的速度了,若是强行缩短时间,木料的质量恐难保证,造出来的船,遇到大风浪,怕是会出大问题。”
朱高煦眉头紧锁,一年半?他心里清楚,工匠说的没错,木材干燥是造船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木材含有大量水分,如果不经过干燥处理,直接用来造船,会导致船体变形、开裂,甚至腐烂。而阴干是最好的干燥方式,通过缓慢的自然风干,让木材内部的水分逐渐蒸发,同时木材内部的纤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使得木材更加稳定、坚固。
“这样,这十根木料,务必按照古法,仔细处理,不得有半点马虎!”朱高煦加重了语气,盯着那官员的眼睛,“本王要的是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龙骨,宁可慢一点,也绝不能有丝毫瑕疵!你可明白?”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严加督办,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官员连忙保证。
“还有,除了这十根,再给本王去搜集!越多越好!”朱高煦下令,“尤其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那些深山老林里,有的是上好的木料,给本王派专人去催!告诉他们,这是皇帝托付与我让我监督造船,谁敢怠慢,我绝不轻饶!”
“是,是,下官遵命!”官员连连应声,不敢有丝毫违抗。
朱高煦又补充道:“除了龙骨,其他造船所需的物料,也一并准备。铁料,要用百炼钢,给我从全国各地调最好的铁匠,打造最坚固的船钉、船板连接件!麻绳,要用最上等的苎麻,搓成最粗最结实的缆绳!桐油……这东西越多越好,船体、船帆、缆绳,都要用桐油反复涂刷,才能防水、防腐!还有沥青,这东西虽然大明不多,但是西域那边应该有,派人去,不惜重金,给我大量收购!这东西是密封船体,防止漏水的关键!”
“下官明白,下官这就去办!”官员躬身退下,急匆匆地去安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