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帝国武院落地、东林欲设文院(1/2)
自朱由检上完香后,中枢大臣便就紧随其后了。
先是内阁再是六部最后才是九卿,等张书缘这些大臣上完了香,才轮到了四品以下的官员进香。
在上完了香后,朱由检便紧了紧胳膊上带着白布,同时也把一众身着丧服的英灵家属给请到了中央。
“臣妾\/草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现场的家属是数以千计,虽然有很多人无法来到中央,但能进入中央的便人,其背后是代表着一个村落战死的英灵。
“诸位平身。”
肃穆的看着全场,朱由检便大手一挥请这些家属们站起来了。
“诸位父老乡亲,今日朕在此,特来召诸位亲属前来。”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便传来一阵低低的抽泣声,但很快又被压抑了下去。
“一乃朕是要代我朝万万黎民,感谢你们为我大明诞下了最勇猛的儿孙。”
朱由检说这话之前,先是对着一众百姓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才开口说话。
“二乃朕要代我百官给予你等生活保障。”
“温爱卿,速将朕准备的东西抬上来!”
随着此言出口,温体仁很快便带着六百人,抬来了三百多个箱子。
“给朕打开!”
一语出口,那一个个箱子便就被打开了,而随着箱子的开启,一众围观的百姓及官僚就开始张望。
但可惜,由于距离稍远,这很多人就看不清箱子里是放着什么东西了。
可就在朱由检正想继续讲话时,突然一阵骚动就从西侧的人群里迸发了。
只见西侧引起骚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看面相已经是有六旬的老妇人,正眼含泪水急忙慌的往前硬挤,就好似在她的前面是有着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一般。
“陛下,我孙儿他……他真战死在沙场上了?!”
见哪里骚动,还没等官员呵斥,朱由检便就把人给请到了中央。
“老大娘为何这么讲?”
见此人是破衣烂衫,眼中沁着泪水,朱由检不免的就心中一痛。
“民妇不敢欺瞒陛下,我一家三代尽数从军,但我那孙儿身骨矮小在前年无辜失踪了,后来民妇村里的人告诉我,说我家小子为我这老婆子筹钱从军了,对此,民妇别无而言。”
“可…可自从今年六月后,便有人告诉我,说我家小子战死了。可…可人是死了,但民妇依然能够收到银钱。而民妇之所以来此,主要是请陛下帮民妇查清楚是谁在给我这老婆子钱财,老婆子好给他祈福。”
这老妇是跪在地上哭着言语,而她的言辞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因为,他一家三代战死沙场,而在人死后还有人给她送钱,但她却是不要,还想着弄清楚是谁在给她钱。
“大娘,你所言之事朕知道了,朕会帮你查的。你啊辛苦了。你这一家为了我大明,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牺牲,朕铭记在心。朕也一定会好好照顾你及广袤的英灵亲属们,给你们发放足抚恤金,让你们的生活有所保障。同时,朕也会下令各地官员,对你们这些阵亡将士的家属给予特别的照顾,让你们能够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至于你收到的钱款,想来应该也是你家小子的战友所给,你老就安心收着,朕则替你偿还。”
朱由检心中一震,连忙上前几步,紧紧握住老妇人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道。
而朱由检这一番话自然是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的,只不过这作秀的成分很少几乎是约等于没有。
因为,在己巳之变中整个北直隶是战死了十万多人,可以说这小半个北直隶的农户是家家带白布。
老妇人听到这话,眼中的泪水瞬间就忍不住滑落下来。
“陛下,老妇代我三代儿郎感谢您了,我们这些做家属的定会在家中为您,为我大明而祈福,让我等儿孙在天之灵好生庇护我大明。”
朱由检重重的点了点头,并拍拍了她那苍老的手,目光是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家属,并郑重朗声。
“诸位百姓,朕今天在此向你们保证,朕一定拼尽全力为我儿郎复仇,并让我们大明重归安宁!”
“除此之外,朕还要永记他们的不屈,在此为他们树碑立传,让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来呀,将这些田产代朕发放给诸位英灵亲属,每个人都有份!”
朱由检的话音刚落,人群中便传来一阵山呼声,百官是在同普通百姓高呼万岁,而那些英灵遗孀亲属则是在喜极而泣。
在他们此时看来,自己的亲人牺牲没有白白牺牲,他们的皇帝陛下并没有舍弃他们,他们的未来依然充满了希望!
因为,有了田,他们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底气!
“臣遵旨!”
随着朱由检下令发放田契,温体仁这个内阁司员兼户部尚书的大佬就开始干活了。
当一张张田契按照英灵亲属的户籍发放到手中时,这群人才发现,他们皇帝陛下竟然除了给予了抚恤金以外,还给了他们十亩田!
顿时山呼万岁声再次响起,而在这一刻,朱由检在这小小的万寿山,声望达到了顶峰,依然是做到了民心所向的地步!
在做完了抚恤之后,朱由检又安排了孙承宗带人在武祠前以兵部的名义立誓为他们复仇,同时也让跟随而来的五军营,搞了一次阅兵活动,来给平民百姓打气加油。
站在高台之上,朱由检是凝望着下方的黎民百姓,心中是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让这些英勇的将士们安息,一定要让大明江山重新稳固起来!
……
处理完了这件大事之后,众人在昌平休整了半日便就回京了。
在回京的路上,张书缘盘算了一番便就发现,朱由检这是开始退田了。
而此次退田的力度很大,据他估算少说有个一万顷左右。
因为,那些田契他也趁着人多时瞄了几眼,发现那地契基本上都是写着十亩的字样。
没错,经过朱由检和温体仁的商议,朱由检便发现,自己这田产要退起来还真不是一时半刻能退得了的。
这之所以朱由检的田不好退。
一是他的田产太多,还没人敢买。
二是普通百姓不敢收他的田。
三是这偌大的田产,若是要白给出去的话,他朱由检总感觉是亏了些什么。
不过好在,他与温体仁也不是傻子,这既然感觉白给是亏,卖又卖不出去,那为何不借此来收拢一番民心军心呢?
……
随着他们回到京城后,没过两日这件事便就传遍了大街小巷,而京中的百姓们更是在大谈特谈此事,他们总觉的自己这皇帝陛下是非同寻常帝王了。
而回到京师后,张书缘也是高兴极了,拉着温体仁与毕际壮就好好喝的了一顿大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