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张书缘欲分化复社(一)(1/2)
虽然很是对温体仁报出的账感到心惊,心里也很麻。但在张溥及张采兄弟俩看来,此事也并非是没法解决。
而在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后,这兄弟俩便决定赌一把了。
“皇上,温大人,对此议学生斗胆一言。”
“一乃我朝理应大力核查各域贪墨舞弊之像,将那些墨吏之非法所得收缴府库。”
“二乃皇上应大力裁撤无用冗余之员,减少不必要之支出。”
“三乃我朝应扩大征收范围,如向免税之士绅、勋贵、举人、富商等征收。”
“四乃我朝应制约厂卫,且布施良策,还天下清朗,使广袤商旅行迹天下增加收入,从而上交更多税赋。”
这张溥兄弟,不愧是被誉为娄东二张的人物,这几句话在大方向上是没错的。
“恩,张学子大才。不过本官有一疑虑,且斗胆代吾皇一问。”
见这二人是想这么解决,温体仁顷刻就笑了,而朱由检及文武百官也顿时有了种看傻子的眼神。
这四条若是笼统看的话,还真没什么问题,可一细看的话众人便就能发现,他们这是要让皇帝减少对民间的干预管制,彻底让那些个商绅放飞自我!
除了这一条外,其中还有一处是裁撤冗员。
而这个问题,张书缘与朱由检是不只一次的讨论过,但结论却是很不好弄。
因为,一旦急速大面积裁撤冗员的话,就会延伸出两个问题,一是这些人要往哪里安置,二是如何让他们放弃官位?
所以,这个问题在张书缘看来,只能是随着时间一点点的以各种理由清退他们。
我们再说回来。
“部堂请问。”
见温体仁这位内阁大员问自己,娄东二张也没急促,反而是躬身下问。
“那二人方才之见中所说,我朝理应裁撤冗余,那么本官问你要裁撤何部何人?还有节制内官,你可知一旦制约厂卫,那我皇还怎能足迹天下?”
“当然,你等所言之贪墨,本官及诸位大人也有所耳闻,可一旦如你之政见布施,那该如何探查?是让都察御史吗?可我十三道御史仅有勘察之权,他们怎能迅速打击贪腐?”
温体仁是丝毫没给面子,代表朱由检就对这群学子出拳了。
而众文武也旋即看向了这群学子,很是想知道他们的答案。
“大人,这自当是裁……”
这话刚出口一半,张溥兄弟便就感受到了一道道凶狠的眼神。
“自当是裁六部之下一切有权利重叠之员。至于稽核之事可有我朝的各道御史代替厂卫而行。”
虽然对这诸多的眼神胆寒,但张溥兄弟还是为了践行自己的理想,打算付出性命代价了。
没错,在他们这群新青年看来,若是能死在这件事情上,那对大明,对百姓都有了一个满分的交代,而他们的行径也会被史官记录所流传千古,后来者更是会以他们为榜样而前进。
“言之有理,不过诸位才子,你等还是未说要裁撤哪些部衙,总不至于我朝六部九卿都要大裁一遍吧?”
温体仁是不依不饶,揪着这个问题就追问,看着一众大臣们是恨不得立马给他鼓掌。
“这……”
这一下,娄东二张就彻底麻了,心说我又不了解整个朝廷,你问我要裁谁,我上哪儿知道去?
瞧着这群学子是一个个的左顾右盼,文武百官就笑了起来,朱由检更是感觉出奇,没想到这天下还有如此纯真之人。
的确,复社等学子是为了大明着想,但他们眼下,一没有施行多久“切实尚用相”的想法,二也搞不清朝局的真实情况,只是一味的看到了天下疾苦,厂卫肆意妄为,百官贪墨成凤。
……
“好了温爱卿,这等巨事岂能交于张学子等劳心?”
“呵呵,不过,尔等也不愧是我苦读圣人之书的学子,有忠心,有干劲,有理想,朕甚为欣喜。既然如此,那朕便为尔等助力一番,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装模做样的拦了温体仁一手,朱由检便看向了满朝文武。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张学子等才子虽学德兼备,但其之所言漏洞甚为巨大,理应在磨练一二,再触政事。”
见朱由检朝自己看了过来,韩爌这个内阁首辅就得出来代表百官说话了。
而他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看出了皇帝想要让这群人进入朝廷了。
“恩,李爱卿你的想法呢?”
见韩爌这个老油条想阻挡复社人进朝,朱由检就看向了现任吏部尚书李长庚。
“陛下先前既有旨意与张阁等人,臣以为不如听听他们的想法。”
李长庚也不想沾复社的事儿,这群人实在是太激进了,简直要把整个朝廷给得罪光了。
“恩,张爱卿、周爱卿、钱爱卿,你三人的意思呢?”
瞧见这情况,朱由检也没意外,毕竟这二张几乎是在这朝上,照着百官的面怼他们了。
“陛下,臣与二位大人商议了一番,眼下我朝正处用人之际,这张学子等人亦有才德,若是放任自流,臣恐我朝会痛失贤良。所以臣以为,此等忠勇谏言之人,理应留朝勘任。”
张书缘是按计划行事,而他对于此社团的看法,也保持是正面的态度。
而他之所以有这看法,主要是因这群人大多是为年轻人,若是能让他们进入朝廷,一来可借他们手清理一些恶官,二来也可让他们践行学以致用的想法。
当然,除此之外,张书缘还有着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给他们找个事情做,别在出去乱说话了。
“恩,爱卿所言极是。那依爱卿看来,这诸多学子可勘任何职啊。”
朱由检是与张书缘打着配合,也没管其他人的反应。
“陛下,据我吏部统计,我朝眼下缺额大多为下官,有户部十三清吏司、刑部理问所、商业司商科管制局。”
张书缘并未直说要把人给安置到哪,只是给出了选项让朱由检挑选。
时至今日,商业司已经是建立了,按照户部架构所排布的办公机构。
这机构中有,传递文书的司务厅、制定出口的商科管制局、管理各省商户的十三道清商司。
而负责管理商科管制局的人是毕际壮与郭允厚二人,而司务厅则是由解学龙与周道登负责,至于十三道清商司则是由张书缘、毕际壮及郭允厚三人任命的国子监的学子为主官。
“恩,这样吧三位爱卿,你们待散朝之后,与众学子言说一番这些部衙的职责,让他们自行按照所学之长进驻。不过,朕有句话要对卿等及众才子说明,此事乃是朕不想让尔等之心付诸东流,故此慷慨予尔等百人名额,就任时间为半年,超过此数且无立功者朕将给予清退,尔等可曾明确?。”
“臣等明确圣意。”
张书缘、钱龙锡、周延儒三人旋即领命。而温体仁、李长庚二人倒没什么意见,反正这事他们早就是在心里有数了。
可其余几部尚书就懵了,一听皇帝要给自己塞这么些个“赵括”进来,瞬间就感觉要出乱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