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 第291章 义之分野

第291章 义之分野(1/2)

目录

秦军大营,此时已非寻常行军之所,更像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移动城塞。

自拔营东进以来,李斯便向蒙武力陈“结硬寨,打呆仗”之法。这并非是说战法迟钝,而是强调根基之稳固。

每日安营,必深沟高垒,营盘布局井然有序,岗哨、巡逻、辎重、兵舍皆有定制,法度森严。军营之内,再无往日行军的杂乱,反倒有一种沉凝如山的气势。

邓陵子行走其间,内心受到的震撼无以言表。他所见的,是墨家守城之术中对秩序与机关的极致追求,被李斯信手拈来,化用到了规模宏大百倍的野战军营之中。

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精密的计算,从营寨的选址到防御工事的角度,无不暗合《墨子.备城门》之精义,却又远超其范畴。邓陵子终于明白,禽滑陵为何说李斯能为墨家开辟新途,此人已将墨家之“术”融入了兵家之“势”,格局之大,匪夷所思。

而在大营中枢,一个更为惊人的景象正在成形。

李斯调集了军中工匠、墨者,正在构建一幅精巧的沙盘。这沙盘以畼城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的山川、河流、城邑、道路,皆被按照精确比例微缩其上。

他甚至让庸虎带领一些什军正,去“访问”那些最早投奔过来的魏地灾民,通过他们的描述,不断修正沙盘上的村落位置、田垄走向乃至隐蔽的小径。

这并非简单的舆图,而是一个动态的、可以推演战局的“活战场”。

樊於期立于一旁,冷眼旁观。他奉夏太后与长安君之命而来,本欲在军中寻机为长安君拉拢人心。

见李斯这番作为,他心中亦不得不承认,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则,李斯口中不离的“义兵”、“义功”,在他看来却是迂腐可笑之极。

樊於期暗自冷笑,想起了浮丘伯的嘱咐,“真正的‘义’,是‘士为知己者死’。是豫让为报智伯之恩,漆身吞炭、刺赵襄子之衣;是聂政为酬严仲子之托,白虹贯日、毁面自绝。那等一诺千金,以身相殉,方为吾辈立身之‘大义’!

李斯这套‘公义’,不过是为秦国粉饰霸业的言辞,是束缚天下之士的无形之法。吾之‘私义’,为报长安君知遇之恩,方是正道。

待他用这虚无缥缈的‘公义’铺开道路,我便可从中为长安君攫取真正的人心与实力,这才是对长安君最大的忠诚。”

正在此时,秦军以肉粥白饼反制魏军“仁义之阵”的阳谋已然奏效。畼城外的灾民如潮水般涌向秦军大营。

宣抚营的施粥点秩序井然。灾民们被按照十人一组,由军正处的士卒引导着排队。领到粥饼后,便被带到指定区域席地而坐,狼吞虎咽。

李斯与蒙武、昌文君等人站在一座临时搭建的望楼上,静静观察着。

“李军正,此法虽耗费巨大,然收效亦是显着。观此情形,不出三日,畼城民心将尽归我大秦。”昌文君抚须赞道,他对李斯的看法,已从最初的审视,变为由衷的敬佩。

李斯却微微摇头,目光锐利如鹰,扫过下方密集的人群:“昌文君看的是面,而非里。”

正在此时,女扮男装的魏滢快步走上望楼,对李斯低声道:“先生,我方才在人群中巡视,发现一批人有些异样。”

“哦?”李斯眉毛一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