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穿越1920民国边陲 > 第153章 旌旗定鼎,河谷歼敌

第153章 旌旗定鼎,河谷歼敌(1/2)

目录

11月末的冬风掠过滇西群山,保山情报站的加急电报传来,敲醒了清平镇指挥部的清晨——昆阳派出的滇军步兵团终于抵达保山。

而就在他们赶来这段时间里,混成一旅依样画葫芦,悄然拿下漾濞县,再次扩充了势力版图。

这段日子,林风与众人敲定了势力的旗帜、党旗、军旗和军徽。

势力旗帜被确定为黄红双色七星旗,旗帜为上黄下红占各半的双色旗,其中有上方的明黄象征炎黄血脉与黄色人种,下方的赤红彰显共产主义政权的炽热信念。

旗面中央,一颗硕大的银色五角星,代表我方政党和数字5,六颗小星如众星拱月般环绕两侧,小星数量代表数字6,“五六”之数既寓意着华夏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总计七颗星又代表着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又暗合战国七雄的雄图壮志,。

党旗以红旗为底,白色五角星内嵌套着工农兵标识,两侧双枪挺立,代表工农兵,彰显着武装斗争的决心。

军旗黄红交织,代表炎黄民族共产主义性质武装,单颗五角星坐镇中央,代表复兴党。

军徽设计精巧,五角星形烙印在桑叶状加上上缅甸的版图清晰可见,麦穗与稻穗自两侧舒展环绕,底部齿轮穿穗而过,象征着工农联盟与工业力量的紧密结合。

三天后,滇军步兵团终于离开保山。

留守保山城的只剩下不过一个连兵力、300多人的地方民团及少数警察部队,其余两个营与步兵团一同扑向镇康。

勐统河畔,那支曾与民兵对峙的步兵营也悄然撤退,可能是与那一路滇军去汇合了。

然而,滇军浑然不知,自踏出城门的那一刻,他们的一举一动便落入有心人的眼中,这条大鱼终于出动了。

情报院的特工与一旅侦察员,身着百姓服饰,手持小型即时通讯设备,如附骨之蛆般远远缀在后方。

滇军看着这些“无关人员”,只当是寻常山民,却不知己方行军路线、兵力装备,正通过电波源源不断地传向敌方指挥部。

蜿蜒的枯柯河畔,滇军摆开一字长蛇阵。

近3000人的队伍携骡马辎重,队伍拉得足足有两三公里长,活像一条笨拙的巨蟒在山间蠕动。

前线侦察连很快传回了消息,勐统河沿岸撤去的滇军步兵营已退至湾甸州土司城。

三日后,这支残军与保山来的滇军部队会合,又沿着镇康河河谷缓缓逼近。

早有准备的混成一旅迅速展开行动。

派出两个山地营抢先占据大田坝,清除沿途可疑人员,修建简易工事,林风则利用系统工具快速铺好了沿镇康河经永康到党康镇的主干公路,装甲营和火炮营火速沿公路赶到大田坝。

待滇军队伍尾部抵达小龙塘,空中突击连与机步营搭乘12架“黑鹰”直升机和12架米-26“光晕”直升机直插细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土司城,在河谷口筑起铜墙铁壁,彻底封死了滇军退路。

当滇军进入河谷最窄处,前锋离大坝田只有2公里时,指挥部下达了攻击命令。

“全体注意,战斗开始!”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12架AH-64D“长弓阿帕奇”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旋翼撕裂空气的尖啸响彻天际,很快完成了编组。

就在同一时刻,炮兵营的自行火炮迅速行动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