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争执一(1/2)
青山寨议事堂外,数名弓箭手正在此站立守岗,而屋内刘然等人正在商议撤退的事宜。
辛兴宗坐在首座上,他望着堂下的刘然和许涛道:“明日便撤退,二位指挥使撤退事宜,可准备好?”
刘然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辛兴宗,和许涛一起回道:“诸事已备好。”
听到二人的话,辛兴宗点了点头,从座位上起身,然后在刘然二人面前拿了舆图。
这舆图绘画很是精密,乃是宋军军事所绘,比平常舆图更加详细,上面绘画了整个湟州的局势,乃至还有熙州等地,除此之外,就连党项的古骨龙城都有着笔,只是未有宋国疆土那般详细。
见辛兴宗拿出舆图,欲要指点,刘然二人也靠了过去。
随后,辛兴宗指着舆图上一块角落,那块地方有一道毛笔勾勒,势同山脉。而那正是一道山脉,湟州之地接连多重山峦,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名为南山,古称雪山,后世名为招碑山,史称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湟州八景之一。
辛兴宗站在堂上,指着南山道:“近段时日里,党项贼军势众,声势浩大,我们青山寨在古骨龙城行军的道路,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而在这两日里,湟州信使历经艰辛,突破蕃贼重围来至青山寨,言及湟州局势之糜烂,无法率军支援,命我等若是无法镇守,便弃寨撤退。”
说到此处,辛兴宗扫视一番刘然二人,见许涛皱眉,刘然神色自若,无任何慌张神色,不禁有些不舒服,不过还是继续道:“故在这些时日里,我寝食难安,思虑再三,策了一条撤军路线,而这条路线便是我等从南山撤退。”
“若是我等撤至南山,山中积雪夏日难消,此时定是异常艰辛,幸好寨里白酒尚多,士卒可以此耐寒。此外山势艰辛,对党项亦是如此,他们若是派遣追兵,我等便可以山势拒之,贼军定不敢穷追……”
话音落地,辛兴宗环视着刘然二人,想要听听刘然和许涛,有何话要说。
听着辛兴宗的话,刘然望着辛兴宗指点的撤军路线,眼帘一垂。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因此熟知兵法的他对山势也颇为上心,尤其是南山这等险峻深山,刘然也曾亲自带队攀爬了解。
南山在湟州境内,十分辽阔,连绵数百里,山势俏丽雄壮,自西而东,贯至熙州,但此路线在冬月里,可谓是九死一生,倘若寨内人员依此路而撤,到达熙河还有几人能活下来?
辛兴宗身为寨主,自然能够受到最好的照顾,但是寨内妇孺呢?甚至就连普通弓箭手都会死在雪山里。
莫说是刘然,就连许涛见到辛兴宗规划的路线,也不禁皱起眉头,身为一名从军多年的老卒,他逃跑的经验并不算少,一眼就看出此条撤军路线的艰难。随即下意识侧首看向刘然,见对方竟无动于衷,这令他颇感惊诧。
以他数年以来对刘然的了解,此条路的凶险,刘然如何会看不出来,那为何缄默不言?莫非是有他有何不清楚的地方?想到这里,许涛便不再吭声。
站在堂上指点撤退路线的辛兴宗,见刘然和许涛二人皆无反驳,不由感到一丝振奋,自来到青山寨后,他的地位简直是每况愈下,尤其是刘然掌权以来,他的话语权根本无法畅通,而今刘然再三缄默,就算是大敌当前,也让他感到异常的舒心,这种一言堂,权柄在手的迷恋感,无人能够抵抗。
“明日我们从青山寨出发,而后登入南山,镇戎军先行,庆州军在后殿后,到时若有党项追兵袭来,由刘指挥使带兵抵抗,南山自古凶险,想必党项追兵定不会穷追不舍.......”辛兴宗注视着刘然那英武的面容,正色的说道:“此次撤军,责任最重莫过于殿后的刘指挥使了,不过我素来对你放心,所以拜托你了,只要刘指挥使带兵拦截十天,我们到了南山,党项必不会再穷追不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