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愤怒的解缙(1/2)
至于常二郎的相关情况,前往京师科举,在京师的士大夫圈层混了许久的李五郎给出了他的答案。
常二郎的确名声极大,毕竟这厮可是大明开平王常遇春的爱子,而且还是陛下嫡女的夫婿。
他的大姐又是太子正妃,再加上常二郎当年瞎猫碰到死耗子一般的救过皇后娘娘的性命。
而且他的亲舅舅,就是现如今主政辽东都司的蓝玉蓝大将军。
所以仅仅只是这些身份加到了一起,常二郎不论是去哪里做事,天子再暴躁,总是会对他这位晚辈多一些优容。
太子看在太子妃和亲妹妹安庆公主的面上,自然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
这就是为什么常二郎能够在那松江府做得风生水起的原因。
而且他在那里不知道坏了多少大明律令,朝中不知道有多少正义之士上书弹劾于他。
也就是陛下装聋作哑,不然,常二郎的脑袋,早不知道掉了多少回。
就他听那些相熟的官员聊到相关于常二郎的话题,多是常二郎折腾出来的那些各种新事物,十有八九肯定是冒用他人之名。
总之一句话,亲爹你别怕,常二郎在主政上海县以及松江府之时,跟那些士绅乡贤的关系相处也颇算融洽。
而且,双方还合资经营着许许多多的生意,足可想见,常二郎这货就不是什么正经官员。
而常二郎奉旨办差,要在这里推行这土地国有制,他李某人也与一干同僚有过探讨。
总而言之,讲了那么多,都是告诉亲爹,不必太看重常二郎,当然,也不能太看轻了,毕竟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看罢之后,李大郎心领神会地把书信撂下之后,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道。
“看来,小弟想说的便是,我们可挟民意,但是不要把路走得太绝。”
收到了幼子来信,心里边仿佛石头落地的李老太爷翘起起了二郎腿,笑眯眯地看着这位读书不长进,可是做生意却头脑十分灵活的长子问道。
“怎么,大郎你莫非有其他想法?”
“孩儿只是觉得,小弟这是在官场里边待得久了,喜欢拿官场那一套来猜度咱们的行事风格。”
“倘若只是咱们沈阳李氏,还有沈阳城内的一干士绅乡贤,那么咱们自然是要小心从事,毕竟官府势大。”
“可是,如今我们已然聚集了辽宁府过百的士绅乡贤,这么多在辽辽府素有名望的士绅乡贤在一起,足以证明辽宁的民心所向。”
“他常二郎虽然是陛下的爱婿,太子的妻弟又能如何?”
“难道他们还能置我辽宁数十万百姓民心于不顾,由着那常二郎肆意妄为不成?”
“父亲可别忘记了,这里可是辽地,北元就在旁边,南边的高丽亦对这里虎视眈眈。”
“而且咱们辽地的汉民原本就少,出了城镇,那就是那些不通教化,不遵礼仪法度的饮血茹毛的蛮夷之辈。”
“除非他常二郎想要自绝于数十万辽地百姓,为百姓所厌弃,不然,他就只能乖乖服软……”
李老太爷听着自家长子的这一波分析,亦不得不承认他所言极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