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惠来时会做事,这不运气又来了(2/2)
惠来时稍微顿了一下,然后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极为熟悉且自信的口吻说道:“周口店市,目前共有一万三千二百户人家,其中军户有七百五十户,匠户则多达一千二百四十户。”
他稍作停顿,接着继续说道:“而总人口数呢,经过详细统计,共计五万九千八百七十人。其中男性有三万两千一百五十人,女性则有两万七千七百二十人。”
惠来时的语速不快不慢,吐字清晰,让人能够清楚地听到每一个数字。他在介绍人口数据时,仿佛这些数字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无需思考便能脱口而出。
“再来看丁壮人口,也就是年龄在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成年男子,这部分人口数量为……”惠来时有条不紊地报出了丁壮人口的具体数字。
紧接着,他又依次介绍了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以及不满十五岁的孩童人口数量,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惠来时详细地将周口店市的人口数据一一道来,让人对这座集市市的人口构成有了一个清晰而全面的了解。
据惠来介绍,目前尚未入籍的人口竟然多达五万多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这些人主要从事修路或在工厂里劳作等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来自附近地区,但如今他们的居住和饮食也都集中在周口店。
在场的所有人被这个数字惊呆了,这么小的地方,塞满了这么多的人。而且都聚居在这个小集市里。
除了张好古之外,其他人都对这个数字感到有些难以置信,甚至连徐光启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对这个数字产生了怀疑。
面对老师的质疑,张好古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他非常坦诚地回答道:“这个数字的确就是如此,这是经过我们仔细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夸大。”
徐光启继续追问:“那么你们的粮食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这里的农户能够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粮食供应吗?”
张好古还未开口,一旁的惠来时便插话道:“这么多人,农户肯定是供不上的。周口店的农户主要负责种植蔬菜等农作物,粮食则是由外面供应的。”
张好古紧接着补充了一句:“不过只要价格合理,就会有人愿意送粮过来。”
惠来时接过话头继续说道:“确实如此,目前周口店市的粮食储备足够供应现有人口一年的口粮。”
闵洪学听完这些话,就对张好古说,“张大人,看来的确要给你们派来一个主政的人了,人口这么多,赶得上一个大县了。”
张好古知道这是往周口店这里塞人了,就对闵洪学说道“尚书大人所言极是,我们这里缺人啊!能派来是最好的了,不过这里要能做事的人,因为不仅仅是管理这里的人,还要对各个工厂的后勤供应熟悉,以及他们提出的要求,要是业务不熟练的来了,把我这里搞得一团糟,可不行,这里每天产生的银两可是上万两,一个做不到,这个损失可就大了去了,这样我可对皇上没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