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在清朝干野神2(1/2)
莫姨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苏奶奶可劲儿的给莫姨娘做保养,好笼络住苏爷爷的心,别往家里带女人。
也没多坐,家里添了孩子,她该表示的不能少,但是也不需要去巴结谁,守好自己的本分,苏奶奶就亏待不了她。
只能说,不管处于何等逆境都把能把自己捞出来,且把日子过好的人,就没有傻子,一个个聪明又圆滑。
莫姨娘前脚离开,后脚亲娘就从小包袱里翻出来一个小巧的长命锁,纯金的,就是是个吊坠,自己搭配个项圈就能戴。
莫姨娘其实还挺有钱的,因为苏爷爷虽然没做官,可苏爷爷的一手丹青很值钱啊。
属于人还没死就能卖上大价钱的真大家。
苏爷爷一年能另外给苏奶奶三千两的家用,都是卖画赚的。
“家里最有钱的除了公婆,就是这位莫姨娘了。”亲娘是县太爷的闺女,嫡次女,以前是正经的正蓝旗旗人,伊尔根觉罗氏。
亲娘是自己看上苏爹,非嫁不可,满洲姑奶奶那暴脾气,真的脾气上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自己把嫁妆从娘家拿走,就直接来苏家过日子了。
婚礼都是后面仓促补上的。
这番操作是有家庭矛盾这种大前提存在的。
总结一下就是:原配所出嫡长女和继母不和,闹着一出就是为了给继母和亲爹以及家族丢脸的。
亲娘做到了,不只是把继母侵吞的她额娘的嫁妆都拿回来了,还分了她那偏心眼老祖母的一半儿嫁妆,拿了娘家公中的一成家产,继母被休,继母所出弟妹全部没了嫡出的身份。
要么说这位亲娘厉害呢?
苏家上上下下都捧着这位过日子呢,着实厉害的苏家人都头皮发麻的程度。
苏爹听到亲娘的话,笑着说:“爹昨天不是才给了咱们五百两银子?”
成婚五年,每年都偷摸给补贴的,毕竟儿女众多,不能明着贴补。
最少一次给五百两,最多一次能给一千两,一年至少能补贴三千两银子呢。
这么一算,苏家明面上不是多有钱的家族,可苏爷爷靠着一手丹青,是巨富啊!
一年没个三五万两银子的收入,能这么偷摸的补贴苏爹一家?
影视剧里总说什么满汉不通婚的话,这其实是错误说辞。
清朝可没有满汉不通婚的规矩,因为八旗军可是包含汉军旗的。
清朝真正的规定是旗民不通婚,比如亲娘是旗人,苏爹只是汉人,属于民,两人不能通婚。
可这规定也不是死的,皇上还纳汉女呢,民间旗民通婚虽然不多,但是并非没有。
为什么旗民不能通婚?
是因为旗民之间有天差地别的福利待遇问题。
八旗的旗民在清朝都是铁杆儿庄稼,旗人和旗人结婚,双方本来就自带工资,所以俩人结婚,大清朝不用多花银子。
而旗人与民间百姓通婚,问题就复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