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王凌在明末 > 第440章 托普卡帕宫的怒火

第440章 托普卡帕宫的怒火(1/1)

目录

托普卡帕宫,帝国权力的心脏。刚刚从亚德里亚堡皇家猎场被紧急召回、身上还带着些许风尘与不情愿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hdIV),端坐在镶嵌着无数宝石的黄金御座之上,脸上带着一丝被打扰游猎兴致的烦躁与不易察觉的紧张。他环视着下方肃立的帝国重臣,目光最终落在了御座下方一个稍矮的华丽锦墩上——那里坐着帝国真正的舵手,大维齐尔**法佐·艾哈迈德帕夏**。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御座前方冰冷的金砖地面上,跪着一个披头散发、被粗大绳索五花大绑的魁梧身影——刚从奇吉林前线狼狈逃回的远征军总司令**易卜拉欣帕夏**。他身上的华丽铠甲沾满泥泞与干涸的血迹,昔日的骄狂荡然无存,只剩下失败的屈辱与对死亡的恐惧。

穆罕默德四世冷冽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剐过易卜拉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易卜拉欣!抬起头来!告诉你的苏丹,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光荣的帝国大军,两倍于那些莫斯科农夫,竟会被打得如此狼狈,连奇吉林的城墙都没摸到就溃败而回?你让新月蒙羞!让苏丹蒙羞!”他猛地一拍御座的扶手,镶嵌的宝石嗡嗡作响。

易卜拉欣帕夏浑身一颤,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声音嘶哑而绝望:“至高无上的苏丹陛下!真主在上,并非您的勇士不够英勇!是……是沙俄人!他们使用了魔鬼的武器!”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惊恐与不甘,“他们装备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火枪!不需要火绳,扣动扳机就能直接击发!大雨滂沱之时,我们的燧发枪哑火了,他们的却依然能喷吐致命的火焰!那铅弹……不,不是普通的铅弹,是锥形的铜弹头!射速快得惊人,射程远得可怕!我们的耶尼切里勇士,隔着远超火绳枪射程的距离就被成片射倒!”

他急促地喘息着,仿佛又回到了那噩梦般的战场:“还有他们的火炮!虽然口径不如我们的‘沙希’巨炮,但轻便灵活!暴雨倾盆,泥泞深陷,我们的重炮如同陷在沥青中的巨兽,动弹不得!而他们的轻型火炮却能在泥地里快速移动,用致命的霰弹(葡萄弹)覆盖我们的密集队形!陛下!是这两样新式武器,加上那该死的暴雨,才让莫斯科蛮子侥幸得胜啊!”

易卜拉欣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真实感。殿内众臣窃窃私语,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比燧发枪更先进、不怕雨水的火枪?射速快、射程远的锥形铜弹?轻便灵活、不惧泥泞的火炮?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却又是前线统帅用生命和荣誉做出的证词。

法佐·艾哈迈德帕夏缓缓从锦墩上站起,他的脸色比之前更加阴沉,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对着苏丹躬身,声音低沉而肯定:“陛下,易卜拉欣帕夏所言……恐怕并非推诿之词。据我们在东欧和君士坦丁堡商人间获得的情报碎片,沙俄人似乎确实通过秘密渠道,从那个遥远的东方帝国——大明——获得了某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与我们之前所知明国出售给英格兰、荷兰的铁甲舰不同,这似乎是更小、但足以改变陆战格局的杀人利器。”

“大明?”穆罕默德四世皱紧了眉头,这个名字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帝国的商船偶尔会带来一些精美的东方瓷器、丝绸和茶叶,陌生则源于那是一个地理和文化上都极其遥远的庞然大物。“真的……有这么厉害?我们耶尼切里的燧发枪,难道不是天下间最好的吗?还有比它更厉害、不怕水的燧发枪?”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疑惑,但内心深处,易卜拉欣描述的战场惨状和法佐的佐证,让他不得不信了几分。一丝对未知力量的忌惮,悄然爬上了这位以游猎为乐的苏丹心头。

法佐·艾哈迈德捕捉到了苏丹情绪的变化,他深知此刻必须趁热打铁:“陛下,沙俄获得这些武器,对我们的帝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乌克兰的局势岌岌可危,黑海北岸的安宁荡然无存。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装备,否则帝国勇士的鲜血将白白流淌!而契机……”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就在眼前!”

他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苏丹身上:“陛下紧急从亚德里亚堡返回,正是因为臣派去的信使禀报——大明帝国的使者团,即将抵达我们伟大的都城,伊斯坦布尔!而率领使团的首领,正是大明帝国的太子妃殿下,乌兰图雅!”

提到“太子妃”和“乌兰图雅”这个名字时,法佐刻意加重了语气,并观察着苏丹的反应。他知道这位苏丹陛下有个不算秘密的癖好——对美丽的异国女子有着浓厚的兴趣。果然,穆罕默德四世原本烦躁和紧张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好奇与……期待?他身体微微前倾:“太子妃?一位……东方的公主?”

“是的,陛下。”法佐心中稍定,“一位出身高贵、风华绝代的东方贵胄。更重要的是,她代表着那个拥有着可怕力量的帝国。与他们接触,正是我们获得抗衡沙俄新武器、甚至获得更强力量的关键时刻!陛下,您必须亲自接见这位尊贵的太子妃,以示帝国对大明友谊的重视!”

穆罕默德四世的眼神亮了起来,社恐的紧张似乎被对“漂亮东方美女”的好奇心冲淡了不少。“好!好!法佐,你安排得很好!朕……朕要亲自见见这位太子妃!”他搓了搓手,仿佛即将迎来一场期待已久的围猎。

然而,现实的残酷并未因此改变。法佐·艾哈迈德心中暗叹一声,转向了依旧跪伏在地的易卜拉欣帕夏。虽然理解战败的客观因素,虽然易卜拉欣曾是他麾下勇将,但奥斯曼帝国赖以维系其强大军事机器的铁律不容动摇——关键战役的惨败,主将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震慑群臣、凝聚军心的基石。

“陛下,”法佐的声音恢复了冰冷,“易卜拉欣帕夏虽言敌有新器,天有不测,然奇吉林解围失败,致使帝国战略受挫,损兵折将,军威受损,此为不争之事实。依帝国律法……”

穆罕默德四世脸上的好奇瞬间被一种近乎残忍的淡漠取代。他挥了挥手,仿佛驱赶一只苍蝇:“拖出去,按律处置。”

“陛下!饶命!大维齐尔!救我……”易卜拉欣帕夏的哀嚎和挣扎在两名如铁塔般强壮的金刀侍卫(Kapiku)的钳制下显得如此无力。他被粗暴地拖出大殿,求饶声很快消失在宫殿深处。片刻后,一声沉闷的、戛然而止的惨叫隐约传来,殿内所有大臣都低下了头,噤若寒蝉。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与更深重的寒意。帝国的铁腕,再次昭示了它的无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