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舌战群儒(上)- 林轩的阳谋(1/2)
会议室内空气,在林轩那番陈述后,陷入更深沉的压抑。
约翰·汤普森那张惯于指点江山的脸上,此刻也罕见地露出几分凝重。
但他很快调整情绪,湛蓝眼眸中重闪商人特有的精明与审慎。
“林,我必须再次强调,”汤普森声音打破沉默,语气略缓,立场依旧坚定。
“我们巅峰资本投资的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不是一个国家战略的执行者。”
“你描绘的‘危机预演’,虽引人深思,但恕我直言,其中包含了太多主观臆测和对未来最坏情况的极端放大。”
“自由市场有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全球化分工趋势也并非轻易就能逆转。”
“为了防范一种可能性极低的‘末日场景’,就将公司拖入一场耗资千亿、风险无限的豪赌,这不符合我们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其他几位西方背景董事,试图争取认同:
“启明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和创新,在于我们轻资产、高效率的运营模式。”
“试图掌控从沙子到芯片的全产业链,这无异于让我们背上一个无比沉重的包袱,去挑战三星、英特尔这些早已在重资产领域耕耘数十年的巨无霸。”
“我们是在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这在商业竞争中,是大忌。”
另一位代表欧洲某主权基金的董事也微微点头,附和道:
“是的,林总。我们更希望看到启明芯将宝贵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云计算,或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的研发等更能体现创新价值、也更符合我们‘轻资产、高回报’投资逻辑的领域。”
“而不是陷入到这种无休止的、与整个世界为敌的产业链战争之中。”
反对的声音再次清晰起来,他们的逻辑看似无懈可击——商业的归商业,风险的归风险。
林轩脸上,却依旧看不出丝毫波澜。
他静静听完质疑,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踱步到巨大全息显示屏前。
屏幕上,依旧停留在那幅描绘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脆弱性的示意图上。
“各位,”林轩声音再起,这一次,语气中少了之前的激昂,却多了洞悉本质的平静与强大。
“我理解各位对风险的担忧,也认同我们必须对股东利益负责。”
“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什么是启明芯真正的‘股东利益’?”
“仅仅是未来一两个季度的财报数字吗?仅仅是短期内股价的上涨吗?”
他摇了摇头,眼神变得锐利而深邃:
“不!我认为,启明芯真正的股东利益,在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并且是具有绝对主导权的增长!”
“在于我们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抵御地缘风险、甚至在未来某一天,当新技术浪潮来临时,依然能够站在浪潮之巅,而不是被无情拍死在沙滩上!”
“而要实现这一切,‘开天计划’,恰恰不是偏离核心战略,而是对我们核心战略最深刻、也最根本的保障!”
“汤普森先生认为,全产业链自主是‘重资产’,是‘用短击长’。这一点,我恰恰有不同看法。”
林轩嘴角勾起一抹自信弧度。
“在传统制造业时代,这或许是对的。”
“但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数据和算力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时代,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们自主研发EdA平台,‘开天’和‘女娲’,难道不是在构建软件和算法的‘轻资产’核心能力吗?”
“它让我们能以远超对手的效率进行芯片设计优化,这本身就是巨大成本优势和时间优势!”
“我们投资核心零部件,比如显示面板和图像传感器,我们并非要自己去建那些傻大黑粗的工厂!”林轩加重语气。
“我们的模式,是技术赋能!”
“是用我们领先的芯片设计能力、AI算法能力、以及EdA工具链优势,去帮助那些有潜力、但暂缺核心技术的本土合作伙伴,快速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良率!”
“我们输出的是标准、是技术、是解决方案!我们掌控的是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核心环节!”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高级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吗?”
“至于更上游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林轩继续道。
“我并没有说启明芯要自己去生产光刻机,去提炼高纯度硅!”
“我们的策略,是进行战略性的‘卡位’投资和技术合作!”
“支持那些在关键领域有潜力打破国外垄断的本土企业或科研机构,与他们共同研发,共享知识产权,确保我们未来不在这些最基础环节受制于人!”
“这种投入,相比于我们未来可能因被‘断供’而损失的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金市场,难道不值得吗?”
林轩这番话,如同庖丁解牛,将“开天计划”的真实面目和核心逻辑,清晰展现在所有董事面前。
这并非简单“重资产扩张”,而是一种以技术为核心、以合作为纽带、以战略安全为最终目标的、更高维度的产业链掌控策略!
约翰·汤普森的眉头,在林轩阐述中,不自觉越锁越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