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供应商的“橄榄枝”与林轩的“敲山震虎”(1/2)
京城,华耀光电的AMOLED实验产线内,那块被命名为“启明·臻彩柔性屏”的6英寸面板,正以其令人窒息的显示效果,无声地宣告着一项技术奇迹的诞生。
高达百分之七十八的首次试产良率,更是如同最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那些曾经断言“华夏企业搞不定高端AMOLED”的国际巨头脸上。
林轩虽然第一时间下达了“对外严格保密”的指令,希望能将这张王牌尽可能多地隐藏一段时间,为即将发布的“启明·创世V”手机保留最大的惊喜。
然而,在高度互联、信息无孔不入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如此重大的技术突破,想要完全不走漏风声,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先嗅到异样气息的,是那些为华耀光电提供核心设备和关键材料的国际供应商们。
之前,在三星和LG的暗中施压下,这些供应商大多对华耀光电的订单采取了或明或暗的拖延、敷衍甚至拒绝的态度。
他们打心底里也不相信,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华夏企业,能在技术壁垒如此之高的AMOLED领域,真正搞出什么名堂。
然而,最近几周,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华耀光电方面,对某些之前卡得死死的关键设备(比如高精度FMM张网机、柔性基板激光剥离设备)的采购需求,突然变得不再那么“急迫”了。
对于一些核心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也悄然提升到了一个令他们感到惊讶的全新高度。
更有甚者,启明芯SIA部门的代表,开始以“评估第二供应商”、“寻求技术合作”等名义,频繁地接触他们在欧罗巴和东瀛的竞争对手,并且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力。
这些反常的信号,让那些精明的供应商们心中开始打鼓。
紧接着,一些更加具体、也更加令人震惊的“小道消息”,开始在行业内的小圈子里悄然流传:
“听说了吗?”
“华耀光电那条实验线,最近良率好像突然提上来了!”
“据说用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控制方法,效果特别神!”
“何止啊!”
“我一个在默克的朋友说,华耀光电那边突然对他们最新一代的蓝色磷光材料不那么感兴趣了,反而开始大量采购一些他们自己都还在实验室阶段的、结构更复杂的‘能量转移敏化剂’!”
“最邪门的是,佳能那边有内部消息说,华耀光电订购的那几台顶级蒸镀机,交付时间似乎可以‘商量’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催命了!”
“难道他们找到了替代方案?!”
这些零零星星、真假难辨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逐渐汇聚成一股令人不安的暗流。
终于,在一个由东瀛半导体设备协会(SEAJ)主办的、于京都举行的小范围高端技术研讨会上,一位来自某国际知名分析机构的资深分析师,在主题演讲的最后,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近期有迹象表明,在启明芯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华夏本土的AMOLED技术研发,可能已经取得了远超外界预期的突破性进展。”
“未来全球高端显示面板的市场格局,或许……将迎来新的变数。”
这句话,虽然说得非常含蓄,但听在那些心知肚明的供应商代表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突破性进展?!”
“远超预期?!”
“格局变数?!”
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严重低估了启明芯的决心和华耀光电的潜力!
那家来自香江的“过江猛龙”,似乎真的要用它那“不讲武德”的技术实力和“壕无人性”的资本投入,在AMOLED这个由高丽双雄统治的“后花园”里,硬生生地撕开一道口子!
一旦“东方屏”真的成功崛起,不仅意味着三星和LG将面临一个极其可怕的竞争对手,更意味着他们这些上游供应商,将失去在高丽双雄面前的议价能力,甚至可能因为之前对华耀光电的“怠慢”而错失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这些供应商之间迅速蔓延。
仅仅在京都技术研讨会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启明芯香江总部和华耀光电京城总部的会客室,突然变得门庭若市。
那些曾经对秦明远和王东明爱理不理、甚至连约见都推三阻四的东瀛设备巨头(佳能、尼康、爱发科ULVAC)的亚细亚区总裁或全球副总裁,此刻都带着“无比诚恳”的笑容和“极其丰厚”的合作意向书,排着队等候接见。
“秦博士!王董事长!”
“误会!之前的一切都是误会啊!”
佳能影像系统事业部的某位常务董事,在见到秦明远时,几乎是九十度鞠躬,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我们内部的生产计划确实出了一些小问题,导致贵公司的设备订单有所延误,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我们已经调整了产线,贵公司订购的那两台最新款真空蒸镀机,下周!”
“不!三天之内!保证空运到京城!”
“并且,我们愿意在原合同价格的基础上,再给贵公司百分之五的特别折扣!”
“至于技术支持,”
他继续道。
“我们将派遣最资深的工程师团队,24小时驻扎在贵公司的产线上,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运行!”
“未来,我们佳能所有最新、最先进的显示制造设备,都将优先向华耀光电和启明芯开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