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混江湖哪有造反爽 > 第20章 民不举,官不究

第20章 民不举,官不究(1/2)

目录

不多时。

在陆长缨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一处码头老店,店内的陈设十分老旧,多年的经营下,牌匾早被油烟熏得难以看清,只能依稀看出模糊的“李记酒楼”这四个字,不过根据赵继歌的判断,这里应该是吃早酒的摊位。

想来这就是陆长缨说的特色美食,还挺对赵继歌胃口……

至于为什么叫酒楼……

宣传嘛,总是夸大事实的,万一真在江边矗起酒楼呢了?

这包含着小资产者对未来的美好意愿,只可惜现实往往会给他们当头一棒,油污覆盖的是店家多少年前的野望,不将牌匾擦干净则是对现实的妥协……

由于天气不好,此刻店内有些冷清,寥寥俩人围在着鱼火锅旁,喝着烈酒取暖侃大山,看他们的装扮,在加上外面停着一辆拉满新鲜鱼类的驴车,应该属于“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那波渔民。

见到陆长缨出现,两位胡子拉碴的中年渔民站起身,纷纷招手打招呼:

“陆女侠,有些日子没见了,这次交的朋友模样挺俊。”

“小陆,要不要拼个桌?”

想到这段时间三人的食量,陆长缨挨着寒暄后,连连摆手拒绝:

“不了,要是我们仨跟你们拼桌,你们啥都吃不到。”

知道武夫的食量,渔民们也没三推三请,示意不打扰陆长缨招待朋友,还主动从驴车上拿了三尾肥美草鱼,交给店家加工送给三人,并嘱咐他们多吃点……

如此好意,也让赵继歌拱手致谢:

“在下武忘争,云州籍人士,感谢几位大哥的心意。”

明理也跟着致谢:

“贫僧明理,来自佛国,感谢!”

两位渔民哈哈大笑,摆手示意不用客气,其中年纪大一点的自我介绍道:

“我叫王平,本地人。”

看起来小一些的渔民也跟着说道:

“我叫王安,也是本地人。”

“平安……二位可是亲兄弟?”望着有些相像的面庞,赵继歌问出心中的疑惑。

“没错,别人是打虎亲兄弟,我这是打渔亲兄弟,我是老大!”王平的声音很豪爽。

而王安则望着明理,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位叫明理的高僧,既然出自佛国,咱还来跟我们一样喝酒吃肉,不怕佛祖惩罚吗?”

“我又没打算成佛,佛祖爱咋咋滴,再说了,武夫要是不吃肉不喝酒,那还有劲吗。”明理不以为意,学着两位渔民把脚踩在板凳上,活脱就是一佛教流氓。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明理扬起脑袋有些得意,有种“不在佛国就为所欲为”的无赖感。

这个问题,对于赵继歌跟陆长缨来说,其实答案早已一清二楚,陆长缨在说要请吃饭时,压根就没把佛门中人禁荤腥考虑在内,来喝早酒没人多嘴问,明理自己也不主动提,装作无事发生,上菜后闷头吃就完事了……

这叫什么?

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点评……

此外,在这段时间里,明理从一开始的递肉就吃、递酒就喝,到后来互相混熟了后,演变成了有肉就抢、有酒就灌,吃相极为粗鲁,吃到味道差的就开始指指点点……

这就意味着“三不原则”其实还有补充,即为“三要原则”:要主动、要争抢、要指点……

例如现在,既然有人揭穿了明理的伪装,她干脆也不装了,指着墙上的菜牌开始狂点,大有一顿把陆长缨吃穷的架势……

有这样的圣女,是大乘宗的霉运……

当圣女交友不慎,一心认逆贼为徒,是霉上加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