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文思学堂(1/2)
文思院,光学研究所。
自从在吕祥的支持下成立这个机构后,薄珏开始了对光学镜片的探索。
首先就是手表和钟表的镜面,薄珏在经过多番测试后,确定使用透明无色的胶棉。
这不仅是因为胶棉不易碎,还因为相比玻璃来说,它更容易加工。
对于还无法大规模生产的玻璃来说,它的成本也更低些。
直到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的缺点。
“这胶棉也太娇贵了,容易留下划痕,还容易发生畸变。”
“它的透光率本就不高,这下更不如玻璃了!”
看着军中反馈的意见,还有一片完全被刮花的表盘,薄珏摇了摇头,感觉胶棉虽好,有些方面却不如玻璃。
只是玻璃镜片的烧制和加工实在太难了,尤其是大块平板玻璃。
他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办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他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摸索各种光学镜片。
尤其是《墨子》中提到的鉴低和鉴团,也就是皇帝提到的凹透镜和凸透镜。
薄珏通过对镜片进行组合,发现了很多光学现象,甚至进一步改进了望远镜。
但是皇帝所说的显微镜,他却仍没有发明出来,也没有发明其他东西。
他感觉现在的自己,脑海中就是一团浆糊,似乎有什么东西喷薄欲出,却又抓不到踪迹。
无奈之下,他只能研读《墨子》,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启示。
陈继儒等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的。
他们一到文思院,就受到了薄珏欢迎。
很多敬仰陈继儒的工匠,都走出来迎接。
就连恰巧在文思院的吕祥,都亲自来接见他们:
“诸位名士到来,文思院蓬荜生辉。”
“且到正堂坐下,有勋爵的工程师一起。”
招呼那些有勋级甚至爵位的工程师一起,在文思院迎接陈继儒一行人。
他是实在没有想到,陈继儒、陈仁锡、张溥这样的名士,竟然都会来文思院。
对于邀请他们过来的方以智,更多了几分善意。
如果这些人为文思院说话,士人对文思院匠官的鄙视,定然会少一些。
他这个匠官首领,也会少很多非议。
陈继儒极为和气,面对这些人丝毫没有鄙视,反而称赞他们的功绩。
文思院一众匠官,只感如沐春风,认为陈继儒不愧是名士。
直到陈继儒和薄珏探讨《墨子》,他们才发现陈继儒对光学的了解很浅显。
不过吕祥还是道:
“听了眉公一席话,吕某茅塞顿开。”
“文思院有一座附属的文思学堂,是京城九大学堂之一。”
“不知眉公可愿屈尊,担任山长之位?”
这番话颇有些突兀,听到的人惊讶不已。
但是吕祥也有苦衷,那就是去年的乡试,文思学堂只有两人考上明算科举人。
这在九大学堂中垫底,甚至不如以内廷太监子弟为主的工商学堂。这让文思学堂的师生,颇有些抬不起头来。
原本的学堂山长,更是主动辞职,现在都找不到人来干。
甚至有一些先生和学生都要离职,文思学堂有可能办不下去。
所以吕祥才不顾冒昧请求,希望陈继儒能担任山长。至少要用他的名气,把学堂的师生稳下来。
陈继儒听到这个请求呵呵一笑,正想按照惯常的做法推委,旁边陈仁锡道:
“吕工这就不知了,眉公奉皇上之命,主持国会公民委员会。”
“眼看就要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学堂做山长?”
这件事昨日刚刚发生,仅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大臣知道。
文思院众人没有听说,一时颇为惊讶。薄珏道:
“眉公要去国会任职?”
“那以后就是同僚了。”
“我们少府寺组建的工程师协会,如今就划给国会工业委员会监管。”
“吕工身为会长,如今兼任工业委员会副主任。”
这个位子,不如陈继儒的公民委员会主任显赫,但是也相差无几。
尤其是这个职位只是吕祥的兼职,说明他还有更重要的责任。
这让听到的人颇为惊讶,其他工程师更是纷纷恭喜。
就连张溥,也多打量了吕祥几眼,对他重视起来。
吕祥听着周围匠官的恭维,呵呵笑着说道:
“都是虚职、虚职,显示工程师的地位而已。”
“若是西铭先生做了雇工协会会长,如今也必然会成为工业委员会副主任。”
“真正重要的,是做工业规划,那是宋先生主持。”
这个宋先生就是宋应星,他奉命筹建曹妃甸钢铁厂,成功实现了用海外运来的木炭,冶炼遵化、迁安的铁矿。让北方有了稳定的火器用铁来源,减少了购买闽铁的支出。
尤其是兵工厂的筹建,他也出了大力。去年大明生产那么多火器,就有他的功绩。
在大宁之战展示新火器的威力后,宋应星已经获封子爵,并且成为了工业委员会的主任,负责起草相关法案、制定工业规划。
他才是工业委员会真正的主持者,吕祥等人只是配合而已。
想想他三年前刚刚考取进士,如今地位就不弱于小九卿,张溥等人尽是羡慕,知道这也是一位简在帝心的臣子:
『还以为陛下推行磨勘法,不会有人幸进。』
『没想到原本的官场之外还有国会,谁都可以担任。』
『这宋应星没有卿相之名,实权却不弱卿相,至少有一部侍郎的地位。』
『当年张文郁升到侍郎尚且用了五年,宋应星却更快啊!』
对此羡慕无比,认为国会的职位是终南捷径。
但是想在国会任职,那却很不容易。
仍在筹办中的国会,负责人由皇帝和刘宗周直接指定。
其他人就是想插手,也根本没有机会。
想到这里,他们又看向陈继儒,知道这才是一步登天的人。
——
陈继儒得知吕祥在工业委员会任职后,心里更多了几分重视。
他知道,像自己这样平步青云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被排挤。
就算他之前名望极高,在涉及到权力争夺时,也会被人诋毁。
所以他才迫不及待地解决女子之事,不让其他人找到借题发挥的机会。
如今得知吕祥在国会筹办处任职,还和宋应星等人交好,他顿时认识到,自己应该把这个人当作友好同僚看待。
所以他斟酌之后,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