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支柱产业工业化造纸!(1/2)
贾宜生始终坚信大秦应当将发展冶铁业置于首位,就连煤矿产业都曾纳入过他的考量范围。
然而,当真正开始推行相关政策时,他却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但又难以确切地总结出个中缘由,总感觉朦朦胧胧像隔层纱,像是有了明悟,有说不准确。本着行事审慎的原则,贾宜生不得不再次向离石呈上一封密奏,请离石为他解惑。
只是这一次的密奏着实让离石犯了难。在他的记忆当中,唯有大英帝国曾经实施过的圈地运动,以及广为人知的“羊吃人”运动可供借鉴参考。
但问题在于,这两种方式于当下而言根本就行不通。毕竟资本的积累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残酷,而离石实在不敢在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异世界,贸然施行此类手段,汉人可不是绵羊,官逼民反可是履履发生的事情。
要知道,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好不容易才树立起了解放者的光辉形象,并刚刚获得了北方汉族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倘若此时胆敢尝试资本的原始积累,那些刚刚重获自由的北方汉人必然会毫不犹豫地给他贴上胡虏的标签,然后群雄并起,到自己有可能会提前转世投胎。
如此一来,不仅刚刚被武装起来的军队,会在瞬间调转枪头对准他,就连那些手握军权的心腹将领们,即便不会亲自动手取他性命,恐怕也会趁机各自拥兵自重、割地称雄。
千万不可小觑那所谓的大义名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啊!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的北方中原地区并不缺乏广袤无垠的土地资源,真正稀缺的反而是人口劳动力。
自己要怎么积累原始资本?
对外掳掠这条路显然走不通,环顾四周,皆是些一贫如洗、身无长物的野人。那些土地更是一片荒芜的蛮荒之所,毫无价值可言,就是种粮食,那也得先将荒地开发成良田。五胡之所以会兴兵作乱,侵扰中原,将矛头对准中原汉人,无非是因为放眼天下,唯有中原地区的汉人最为富庶,有着大量可供抢夺的财富。
相比之下,南方的汉人的确更为富足,但在当时,大秦与南齐相较而言实力悬殊,差距明显。即便南齐军队的战斗力相对较弱,但其规模和体量摆在那里,不容小觑,南方的生产力更是碾压北方。
况且此时的大秦尚未开启工业化进程,无论从哪个方面去比较衡量,大秦都不过是个占据着较大地盘的割据势力而已,南齐根本没有将大秦视为平等的对手。
再者,南、北本就同属一家,若能实现统一,那么大秦的工业化发展必然需要仰仗南方,全力以赴地给予支持和协助。倘若双方因此结下仇怨,工业化又该如何推进呢?
毕竟以汉人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来看,哪怕自家的工业化建设已经完成,最终恐怕也难以善终。
这件事情令离石反复思索了许久,好在他想起前世那位伟人曾经说过:“我们遇到复杂问题,应当因地制宜,对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果然还是大有裨益啊!
在前人的辉煌成就与后人的卓越贡献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一条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无论面对何种难题,只需回溯本民族的兴衰历程,便能从中寻觅到化解困境的锦囊妙计。
钢铁固然至关重要,但在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之际,若单纯依赖它来积攒财富,则显得有些不太切实际。
毕竟,总不能铸造海量的刀剑,并将它们统统贩售给麾下众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