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再战日本(五)(2/2)
只是本朝的具装骑兵并没有效仿铁浮屠那般以三马相联,更加类似西夏巅峰时期的铁鹞子骑兵,主武器是骑枪,副武器则以钝器为主,使用的是铁骨朵、短柄铁锤、小型狼牙棒等。
董平以六百具装骑兵为锋矢,其余骑兵则为轻骑,在侧翼以骑射冲杀,日本军队何曾见过这样的骑兵对冲,前方拦截的长枪兵便一触即溃。
并非武将出身、缺乏领兵作战经验,三条公教接连犯了许多失误,他既没有提前派斥候沿途侦查,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防御骑兵冲锋,实在是整个日本都没有这样的战争经验和体会。
平安时代的日本战争,颇有几分华夏春秋时期的风格,打仗是贵族和武士们的特权,一场战争往往只有数百名或者数千名武士聚集,以武士猪突短兵厮杀为主,至于征召而来的足轻,往往是提一根竹子临时削的竹枪,在战场附近摇旗呐喊,主要充当观众和民夫。
所以三条公教虽然是骑马逃走,但部下仍旧以步兵居多,仓促之间不能结阵或者借助地形阻挡骑兵的冲锋,当董平一马当先冲破了第一道防线后,悲剧就此酿成。
董平厮杀了一阵,便觉得非常难受,他身材高大壮实,胯下也是一匹高头大马,手持双短枪,却要跟一群平均身高一米四都不到的倭兵对战,所以他必须一直保持伏身的姿势。
觑得间隙,董平收回双枪,从得胜钩上摘下一杆大砍刀,一刀将一个倭人武士模样的长刀砍断,顺带着削飞了那武士的半个脑袋,竹制刷漆的造型怪异的头盔顿时飞在了半空中。
另外一个倭人武士转身就逃,却被董平略一勒马,战马前蹄踏翻在地,那武士顿时惨叫了起来,董平回头一刀,看也不看,又继续向前冲去。
有三四个倭人士兵举着长枪战战兢兢地围了上来,董平怒喝一声,其中一人吓得持枪不稳,一屁股坐倒在地,眼神惊恐地仰视着,在他眼中,这个唐人大将铠甲闪亮,便仿佛天神一般。
董平非常随意地一挥,便将两支刺来的长枪磕飞,将一个士兵砍倒在地,其余几个士兵便大吼大叫地逃走,只有那个丢了长枪、坐在地上的士兵仍旧在瑟瑟发抖。
看到那士兵的裤裆淌出一股尿液来,董平鄙夷地策马便走,这般胆怯的腌臜倭奴,杀之也脏了老子的手!
并不宽敞的山路,根本阻挡不住骑兵的冲击,董平勒住马儿,远远扫视了一番,便找到了三条公教的所在,他不知道对面的敌将是谁,却认得日本军队中军官特有的旗帜。
有一个被董平亲卫砍伤还没有死透的日本士兵躺在污泥中惨叫着,董平嫌他太吵,干脆一刀插了下去,取下弓箭,搭弓瞄准一气呵成,然后朝着三条公教一箭射来。
三条公教在阵后不住勒着胯下受惊的马儿,他也不知道自已在叫嚷着什么,反正他就是在指挥着士兵们就地防守。
他又犯了一个错误,忘记了自已是骑在马上的,在一群步兵中间就格外显眼。
一支重箭破风而来,在三条公教惊惧的瞳孔中越来越大,随后三条公教便一头栽倒在地,死得透透的了。